本报讯(记者 陈健)6月17日,国内首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萌芽”项目年度总结会在成都召开。
专家指出,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部分患儿会出现病情进展,有的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甚至有报道宫内感染的胎儿已经发生了肝硬化,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同时,儿童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相对比成人少,并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所以要让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做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早治早获益。
我国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科团队相对缺乏,儿科医师、肝病科医师对儿童乙型肝炎的诊疗经验不足,缺乏规范的专业指导。为了让乙肝儿童的美好未来突破阴霾尽早“萌芽”,积累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规范中国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路径,2021年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发起了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
“萌芽项目开展2年多来,截至2023年5月,全国共计75家医院、225名医生开展项目,累计筛选患者1088例。”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首席专家张鸿飞教授介绍说,“我们剔除不完整数据后,对成功入组的938例儿童乙肝患者进行了数据分析,完成48周治疗的197例患儿,其中13例选择核苷类单药治疗,184例选择核苷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第48周,总人群中,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分别为7.7 和25 。”
张鸿飞教授表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联合治疗组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显著高于核苷单药组。总的来说,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单一药物很难实现,联合治疗是必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