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19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乐山市健康扶贫经验亮相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留住乡村医生 “乐山经验”全国推广
省卫生健康委官微

情况介绍

乐山市有贫困县4个(其中3个为小凉山彝区县),省定贫困村25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8万户21.2万人,贫困发生率9.0%,其中因病致贫2.9万户。
近年来,乐山市持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实现全市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100%、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100%;大力筹集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医药爱心基金,累计救助贫困人口16万余人次5000余万元,实现贫困患者住院、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4.7%和5.1%。
截至目前,乐山市已有两个贫困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村减少至33个,贫困人口下降至1.2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5%,是非常大的进步,因病致贫减少至1600多户。

7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以及四川等地健康扶贫典型经验。
发布会上,四川省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强强介绍健康扶贫有关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乐山市民族医士班和乡村医士班的情况。

定向培养474名乡村医生
胡强强说,虽然乐山在健康扶贫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乐山一直在倡导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从区域分布来看,民族地区是短板;从上下结构看,基层一线是弱项。
针对实际,2013年,乐山市2032个行政村中,有近500个没有乡村医生,占到四分之一,这个现象还是比较严峻的。主要的原因是“招不来、引不进、留不住、考不上”。为此,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投入1520万元,针对乐山市小凉山彝区举办了2届“民族医士班”,在取得明显效果以后,面向市内其他非民族地区招收3届“乡村医士班”,先是解决民族贫困地区,然后从贫困地区拓展到非贫困地区。总共免费定向培养474名乡村医生,逐步打造一支“本土化”“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队伍。
政策补助保障收入待遇
在探索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机制上,乐山市是这样做的:在学员遴选上,按照“村来村去”原则,即从无乡村医生的“空白村”中选送符合条件的学员,到中职医学院校开展为期3年的全脱产学习,毕业后签订就业服务协议,回到原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在课程设置上,为学员设置30多项课程,包括开设中医学基础、食品安全与卫生、卫生统计、疾病防控等,确保学员能够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对常见病、多发病等进行基本的诊治和急救处理。在具体工作开展上,通过走村串户、巡回服务,为当地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在待遇保障上,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经费、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经费40%下沉补助政策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收入和补助等,保障他们的收入待遇,让学员自愿扎根基层、安心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乡村医生的服务意愿和能力在不断提升,农村群众对乡村医生信任感逐步增强,他们本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获得感明显提升,以此,逐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能够把这批人留得下来,不是培养以后就走了。
下一步,乐山将持续实施已毕业乡村医生培训提能计划,通过组织进修学习,鼓励、支持参加高职考试,提升学历教育等方式,实现全覆盖轮训,最终的目的是进一步缩小贫困地区尤其是比较边远的民族地区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差距,实现基层群众疾患“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