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3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创新精神康复服务方式
同伴支持+艺术治疗

      “谁在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拍着我肩膀,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日子那么长,我在你身旁见证你成长让我感到充满力量……”在环绕播放的主题音乐声中,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科四病区的辅导员和同伴们正在开展同伴支持艺术治疗活动。

       辅导员说,每周她都会组织1~2次活动,在她的带领下,有些同伴(病友)从不敢唱变为张口唱,从小声唱变成了大声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帮助了同伴们恢复精神活动和社会功能。所谓辅导员,是指经过筛选、评估和培训的康复良好的患者,为其他同伴提供服务。据悉,同伴支持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精神康复服务方式,通过精神障碍患者互助式服务,在改善患者疗效、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同伴中获得慰藉,在艺术表达中获得宁静”

       据急性精神科四病区护士长、心理治疗师黄春蓉介绍,早在2021年5月,急性精神科四病区就开始探索将同伴支持活动与艺术治疗整合,通过组织唱歌、绘画、书法等形式开展了同伴支持艺术治疗活动。艺术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机会,让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能够专注于当下和自我,帮助排解不良情绪,疗愈内心。而将治疗放到病区,熟悉的环境让患者在活动中更加投入,可以充分发挥“同伴支持”的作用。

       护士张欢说:“初期,我们会挖掘病区内有特长的患者,鼓励她们成为辅导员,如果有患者具备绘画特长,病区就会开展绘画类的同伴支持活动。我们帮助患者搭建平台,做好专业上的把控,让患者在同伴中获得慰藉,在艺术表达中获得宁静。我们只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纠偏的时候出现,这个活动的主角始终应该是患者。”

     “面对病魔,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抵抗”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种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这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一句话。

       辅导员李女士说,病区的护士给了她很多鼓励与支持,病区会提供开展活动所需的物质基础并协助她开展活动。“通过同伴支持活动,我和大家的沟通加深了,我们之间甚至比家属还要亲密。大家会在一起讲自己对疾病的体会,这让人感觉到面对病魔,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抵抗,还有那么多的‘同盟’和‘队友’。当我看到病情不稳定的朋友时,我也会作为一个‘过来人’为她们宽心。”  

(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