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刚被发现时,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仅为10 ,是谈之色变的“超级癌症”。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在规范有效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与普通人群的差距已经缩短到5年内。
可是,当这个曾经的“超级癌症”遇上了恶性肿瘤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必死无疑?
艾滋病病毒易导致恶性肿瘤并发
众所周知,当HIV病毒进入身体后,它会选择性地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病毒会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通过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持续受损。当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后,艾滋病人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譬如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普通外科暨肿瘤外科主任魏国说,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艾滋病定义恶性肿瘤,它是指艾滋病人最常见,与HIV感染及免疫缺陷密切相关的肿瘤,主要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侵袭性宫颈癌。第二类是非艾滋病定义恶性肿瘤,它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肺癌、肝癌、结肠癌等。
多学科协作规范有效抗病毒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作为四川省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从2000年就开始收治艾滋病患者。随着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医院建立了规范化治疗艾滋病的感染科。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发现不少艾滋病患者因为合并外科疾病,包括恶性肿瘤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于是在2008年成立艾滋病外科手术小组、2015年成立以艾滋病外科诊疗为核心业务的外二科、2020年建设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艾滋病外科诊疗中心。通过10余年的努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能够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治疗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涵盖艾滋病内科、艾滋病外科手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魏国说,对于艾滋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情况,需要注意抗病毒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小的方案。此外,治疗应该制定个性化的、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介入和放疗等多种方式,肿瘤的诊治不应因感染HIV而降低要求。在诊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与肿瘤科、介入科、外科等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要有信心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蔡琳提到,在2000年接触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时,他非常的担心和害怕。担心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艾滋病,害怕的是面对这种传染病,存在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实际上,这也是当前很多医院和医生所担心和害怕的问题。
魏国也同样如此。他说,当被称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患者面对恶性肿瘤时,不仅患者会害怕,就连医生也会有所顾虑。但是,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保持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治疗和医疗经验基础上的。
他介绍说,在早期,由于对艾滋病的治疗经验不足,而且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很大,因而治疗难度非常大。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艾滋病的规范化治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也让医生对治疗结果的担忧大大减少。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有信心,尽最大努力治疗癌症。
另外,随着诊疗经验的积累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出现,整个治疗效果变得越来越好。普通肿瘤和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存活率差距越来越小。因此,蔡琳表示,在这场“恶战”里医生首先不能放弃,要有足够的信心,不仅要让患者活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邓晓洪 李悦琳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