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做好疫情防控 多部门合力抓重点
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权威人士进行分析解答
本版稿件综合人民网、中新网、《健康报》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需要持续抓牢防控工作。如何形成合力,推动落实?1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工作重点。

       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有220多万人。这些老年人多数高龄、失能、有基础病,一旦养老机构内发生感染就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民政部按照“乙类乙管”阶段“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部署,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坚持关口前移,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着力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重症的发生。

     “在落实好重点机构和场所常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健康监测、抗原或核酸检测及早发现疫情是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每日至少开展2次全体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监测,同时根据机构是否采取封闭管理,对机构内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分类开展定期核酸或者抗原检测。

      实施“乙类乙管”之后,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仍然是吃劲的时候。“已经有90 以上的村委会和居委会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表示,要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委员会与其他机构协同发挥作用,组织居民围绕疫情防控等问题开展灵活多样的议事协商活动,把各项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实好。

       下一步,民政部等4个部门将推动各地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疫情防控措施,让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更精准、更温暖。

       当前,各地各企业每日寄递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数量都很大。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表示,国家邮政局督促邮政快递企业对于配送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进行动态跟踪和专门监测,确保即查即办即送。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则表示,商务部严格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制定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明确防控制度、环境卫生、员工卫生防护等要求,指导行业做好防控工作。

       春节期间是否会出现新的感染高峰?

       随着春节临近,人们的出行需求更加强烈,2023年春运客流量回升明显。针对是否会出现新的高峰,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很多省份已经达到高峰,有些出现下降趋势。不排除通过春节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高峰的可能,但是概率比较小,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波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春运人员大迁徙会加速目前感染率尚不高的城市传播,农村更加薄弱,若大量的人口从城市流动到农村,会直接导致传染、感染风险增加,加重加快地区疫情传播。因此,春运后大概率会出现新一波感染小高峰。之前人员流动小、流动慢的偏远地区、农村地区需重点关注,相关部门需未雨绸缪,做好药品、医疗资源准备,以加强应对。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提醒,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

       为何对患者出院标准作出较大调整?

       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患者出院标准作出了比较大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现在防控策略的调整和临床治疗相关要求所进行的调整。相关内容是结合大量临床实践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些规律性认识而作出的完善。

       郭燕红表示,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它的致病力在逐渐减弱,特别是目前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从原来的防感染更多注重防重症,提高医疗救治的水平和能力。对于感染者也不再要求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可以根据疾病的情况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治疗或者住院治疗。新版诊疗方案中,制定出院标准时特别考量了这些情况,住院患者出院不再对感染者的核酸情况提出相关要求,而是按照常规疾病的诊疗要求,由临床医生对感染者疾病情况、康复情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如何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在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指南》是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一个配套文件,核心内容和关键点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总体上严于社会面。相对于其他社会机构来讲,养老机构的防控要求更严格,目的就是保护入住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的重点保护。

       二是强调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一个地区的养老机构是封闭管理还是有序开放管理,这需要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当地疫情的流行情况、养老机构防控的情况,以及当地医疗资源的负荷情况以及社会运转情况等,做到动态调整。

       三是突出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指南》对养老机构怎么防范社会面感染源进入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机构出现感染之后怎么应急处置也提出了详细要求。

       四是强化就医用药的优先保障。要求养老机构落实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要求,做好医药物资供给,要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养老机构老年人出现危重疾病时能够及时救治和转诊。 

       Paxlovid是否对治疗用药保障产生影响?

       日前,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未通过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公众担心这将影响新冠治疗用药保障。在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对此作出回应,他表示,近期可能有一些新冠治疗的新药在陆续申报上市,随着上市新药数量的增加,患者临床用药选择和保障能力、水平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家不用过分担忧,在国家医保局刚刚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治疗费用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中,明确延续了诊疗方案内的目录外药品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支付到今年的3月31日。”黄心宇表示,在此期间,患者的用药不会受到影响。

     “在我们的医保目录中,治疗感冒、发烧、咳嗽之类的对症治疗药品有600多种,参保人的用药临床选择比较丰富。”黄心宇介绍,上市新冠新药数量也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加,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加强新冠治疗用药价格监测和管理,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费用保障工作,着力减轻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