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3年0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药物共享模式可长期发挥作用
□时本

    “我家有”“我这儿也有,能匀 4粒”……当下,不少人在邻里出现防疫药品短缺时伸出援手。很多基层社区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药品拆零、共享药架、优先派送等方式,尽力让有需要的市民有药可用。

      近期,在全国多地,邻里互助、开通药品共享微信群、建立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平台等创新做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眼未来,很多民间创新模式值得长期保留。共享药架若一直存在,家庭用药会更加方便;家庭将用不完的自备药贡献出来,也会加快药品周转,减少药品过期、浪费等现象。至于药品拆零销售,则更应长久坚持,甚至推动药企推出药品小剂量包装,将节约进行得更加彻底。

      当然,这些民间创新模式要长期发挥作用,还有完善与提升空间。将社区里的点子上升为社会普遍做法,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改造。假如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形成“互联网﹢家庭药箱”“互联网﹢药品互助”“互联网﹢过期药回收”等创新模式,将惠及整个社会。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