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3年0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方便 精细 温暖
遂宁市基层医疗机构织牢“防疫网”
□本报记者 冯若冰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陆续出台实施,多地基层医疗机构满负荷运转。作为疫情防控的一大阵地,社区发挥着基础性、兜底性作用。“新十条”措施发布后,遂宁市各社区的工作重心由“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转变,更加注重居民的日常服务,重点做好用药指导、生活保障、防疫宣传等工作,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开通线上问诊渠道

     “戴医生,我有点咳嗽、喉咙发痒,家里有感冒颗粒和布洛芬,可以吃吗?”近日,遂宁市船山区介福路街道锦华社区居民胡昌琼出现了感冒症状,随后,她电话咨询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

     “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可以避免居民重复购药、扎堆看病,也能减轻诊所线下看诊的压力。”锦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戴文华说道。

       72岁的胡昌琼和老伴儿独居,因为上了年纪,眼睛看不清楚药品的使用说明。“该用哪种药?如何服用?”这让她有些困惑,“幸好给我们提供了社区医生的联系方式,我们可以电话咨询,他们还能上门看诊,真的太方便了。”

       据悉,在锦华社区,和胡昌琼一样,还有294位70岁以上的老人也面临着用药难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社区通过摸排调查后,整合了辖区内1家卫生服务站、1家诊所和2家药店的医疗资源,全面开通线上用药咨询渠道,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直接的居家用药指导。

       实施分级建档就诊

      “大爷,今天咳嗽情况好些了没有,头还痛不痛?”1月4日上午9时,船山区桂花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曾贞迎来了病人,诊室外的群众有序等候就医。为了缓解就医压力,该卫生院暂时取消挂号制度,患者可直接至相应科室就诊。同时,采用重点群体“红黄绿”分类管理制度,深入基层摸查并建档,采取分级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发生,筑牢群防群控防疫屏障。

    “我们组建了5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村医协作,全力做好重点群体救治工作。与4家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协议,实现远程诊疗上下联动、急慢分治。”桂花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唐素华介绍,为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卫生院及时储备药品,避免出现患者断药情况;加强重症治疗培训,有序推进救治工作;定期召开医疗服务工作会,专题研讨现存问题和临床难题……

       守护特殊人群身体健康 

       近日一大早,遂宁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杰灵社区工作人员和卫生服务站医务工作者提着医药箱,到东城一品小区王元昭老人家中送药。

     “太感谢你们了!”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医药包,王元昭感到无比温暖。“我老伴在床上躺了两天了,我也觉得不舒服,很多药都不好买。”王元昭的儿女身在外地,两天前,他和妻子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社区工作人员在收到王元昭家人的求助消息后,立即前往看望老人,并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医药包。医药包里有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不同症状的药品和温度计、抗原检测试剂等医疗物品。在了解两位老人的病情后,医务工作者还现场指导老人如何用药。

       杰灵社区党委书记谢小兵介绍,社区工作人员还专门建立了微信群,及时了解特殊人群的需求,帮助他们采买生活和医疗物品,并在线上提供就诊和用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