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2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 辜强

MRI是临床疾病诊断中重要的影像学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并且其作为无损伤性的检查方式,对于患者来说接受程度以及诊断效率也更高,在其应用范围中,骨科疾病是较为多见的检查范围,膝关节作为承载人体活动功能的重要结构之一,损伤情况的判断因其生理结构以及局部周围组织构造的特殊,在诊断方面具有一定难度,如下将对膝关节损伤患者中不同类型损伤的MRI表现分析探讨。


膝关节韧带损伤


在病理机制表现中,当膝关节韧带受外力、机械力损伤后,局部病灶出现肿胀、渗出症状,同时根据损伤机制的不同,韧带形态也会发生不同情况的损伤变化。以韧带部位与作用进行区分,膝关节韧带可分为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以及髌韧带。


临床中根据关节韧带损伤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三级损伤,等级越高损伤程度越严重,内外侧副韧带I级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皮下水肿、出血,但内外侧副韧带生理连续性完好,水肿在冠状位显像可见皮下带状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FS像呈高信号,出血时期不同其MRI表现不同;内外侧副韧带Ⅱ级损伤表现为水肿、渗出基础上的不完全韧带撕裂以及韧带移位,不再与骨皮质平行,部分纤维断裂,韧带在T2加权、FS像上呈高信号;Ⅲ级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最为直观的表现为韧带的完全撕裂,同时韧带缩短、增粗,韧带在T2加权、FS像呈弥漫高信号;在临床中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较外侧损伤例数更多。


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会给膝关节功能带来直接影响,而损伤程度同样分为三级:I级损伤为韧带内损伤而没有韧带长度的改变,Ⅱ级损伤为韧带内损伤并有韧带长度的延长,Ⅲ级损伤为完全性韧带撕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退行性改变及损伤可分为以下几级:0级为正常的半月板,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且形态规则;I级为半月板内的灶性或球状信号增高影,该增高信号不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缘;Ⅱ级则表现为水平或线性的半月板内信号增高影,但未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缘;Ⅲ级为半月板内高信号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根据半月板撕裂的部位、形态,半月板撕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斜行撕裂、纵行撕裂、放射状撕裂、桶柄状撕裂、鹦鹉嘴样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


膝关节组成骨损伤


膝关节组成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以胫骨平台最易损伤,尤其是外侧平台。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骨挫伤、软骨骨折、骨软骨骨折及骨折。T2加权、FS像能较好地显示以上病变。骨挫伤指由于外伤所致的骨髓的出血、水肿和骨小梁的微骨折,而相应的软骨和骨皮质正常,T1加权呈形态各异的而非线性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软骨骨折指外伤性的软骨连续性中断或软骨缺损,MRI表现为局部软骨变薄或缺如,软骨下骨或骨髓可见水肿。骨软骨骨折指关节软骨和其下的骨质损伤,可以由直接损伤、髌骨脱位、韧带撕脱和非直接损伤产生的切应力所致。膝关节骨折包括三个组成骨的骨折,以外侧平台多见,其损伤机制是受外翻力的作用,骨折在MRI上显示为锐利、清楚的各种线性低信号,同时伴有周围不同形态的出血水肿信号。


综上所述,临床中膝关节损伤根据病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膝关节组成骨损伤,应用MRI进行临床诊断的整体效果较好,但如需区分具体损伤程度以及局部病灶周围情况,则需要合理选择扫描加权像,在韧带损伤中的重点观察项目为韧带纤维连续性存在与否,据此可判断韧带是否断裂,而半月板的损伤则需要关注局部病灶高信号是否累及半月板的关节面,据此可判断半月板损伤的程度,膝关节组成骨损伤的重点观察项目为软骨与骨是否有骨折或挫伤,关节腔是否有血性积液等,临床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CT检查提高骨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