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近日组织专家对芦山县建设省级健康促进县工作进行技术评估,给予其充分的肯定。据悉,该县自2021年创建健康促进县以来,将“健康芦山”建设与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同步推进,公共环境全面改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增长7.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增长3.6%,成功创建健康细胞单位119家,健康家庭120户,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街区1个,健康小屋1个。
“互联网+次中心”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该县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在县级医疗机构的带动下,打造龙门镇、大川镇为片区县域医疗“次中心”,推进“互联网+”医疗体系建设,依托四川省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建成二级远程会诊中心,芦山县人民医院与雅安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健康+中医药”融合,打造特色康养品牌
围绕特色中药材种植,芦山县打造以中医药为特色,集旅游、康养为一体的旅游路线。挖掘饮食、运动、休闲文化,发展4家药膳餐饮精品店,提供中药膳食养生和保健服务。探索公办敬老院为主、民营养老为辅、日间照护中心为补充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并建成以农家乐为依托的康养小院60家。
“健康+校园”拓展,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芦山县还在校园探索建立“春风化雨 暖情育人”机制,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轮流开展校园清扫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秩序管理,保证校园环境洁净优美,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非遗”传播,创新健康文化载体
在县城各大公共区域和文化阵地,还通过“芦山花灯”这一民俗文化元素,传播“疾病预防”“疫情防控”“合理膳食”等各类健康科普知识。据介绍,“芦山花灯”是从古老的傩戏中脱胎而出的民间戏种,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借助这一文化资源,巧妙地将科普知识与“跩花灯”戏曲表演融合,切实增强了健康传播的趣味性和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