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2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多措施服务 多角度保障
我省各地不断优化预防接种服务
本报记者 蒲晓莉 牟津雨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为此,我省各地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广泛宣传,加大组织和社会动员力度,通过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开通疫苗接种车和专车接送服务、提供上门接种等方式,不断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开设绿色通道
102岁老人来接种


 “她102岁啦!”


 “有什么基础疾病吗?在按时吃药吗?”


 12月5日,家住简阳市的百岁老人曾明玉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简阳市中医医院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信息登记处,医护人员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叮嘱接种完新冠病毒疫苗的注意事项。“登记完了往这边走,接种结束后留观半个小时没问题了再走哦。”


 曾明玉的大儿子李家福说:“过去觉得老人家不怎么出门,不用接种疫苗。但是现在经过宣传我们也晓得了,虽然她接触的人少,但我们接触的人多,如果我们感染了再传染给她,她年龄这么大了,容易出现重症。”经过与老人反复沟通,李家福最终带她来到疫苗接种现场。


 “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家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意识越来越强了,百岁老人都能主动接种,我们有必要加强服务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负责为曾明玉接种的医生告诉记者,当天医院主动跟家属对接,马上开通绿色通道,由专人搀扶指引。“婆婆不能站太久,我们还准备了软凳等方便接种。”


将疫苗送上门
老人在家打“加强针”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出行困难,成都市金牛区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小区、居委会、活动中心等地点开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位的同时,将接种服务搬至“家门口”,让老年居民省心、安心、放心接种。同时针对根据健康档案、电话联系的方式统计出的“在床”老人,该中心医务人员集中统一上门服务,切实使居民享受到便民到家的暖心举措。


 成都高新区将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对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的常用设备和药品,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在内江市东兴区平坦镇,一场专门为行动不便的农村老年人群开展的“送苗上门”服务活动暖心上演,医护人员携疫苗走村入户,来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里,帮助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及时完成疫苗接种。


 在成都市温江区,交通运输部门支援车辆作为流动接种车,开展流动巡回接种,并积极在养老福利院等老年人集中场所开展临时集中接种。


全方位多角度
提升疫苗接种接受度


 为加快推进老年群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升疫苗接种接受度,筑牢新冠病毒免疫屏障,成都市金牛区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家庭医生团队普及疫苗接种知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小区微信群、电话、横幅海报等渠道,强化“线上+线下”齐宣传。


 “我们采取电话沟通与入户走访同时进行,实现了摸排全覆盖,根据未接种老年人名单,逐一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入户尽调的方式,针对老人身体状况、思想顾虑等问题,耐心细致讲解,打消符合接种条件老人的顾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成都市金牛区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还采用“家医到家、电话直联”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动员,以家医负责制的方式对自己服务的老年居民进行疫苗接种知识的普及,切实提升老年居民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认可度。


 为鼓励接种,成都高新区打造信息互通机制,建立内部奖励激励机制。各部门、各街道组建宣传动员队伍,对小区居民、退休老干、企业员工、商场商圈消费者、工地工人、养老机构老人等持续开展动员攻坚,特别是物业、环卫等行业,通过专业人员讲解、发放小礼品、免费体检义诊等形式提升人群接种意愿。并建立微信联络群,各部门、各单位将动员成功的人员信息报送群内,街道将完成接种的名单每日上报,对街道、部门、接种点、医疗机构、学校等动员老年人成功并完成接种的个人,实行奖励激励。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