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1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假羽绒服填充的“飞丝”可致病

       进入11月,大家都在准备购买羽绒服了,但有些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花几百上千元买的“羽绒服”,穿没几天就塌成薄片了,身上还总是发痒,甚至打喷嚏——别怀疑,你可能买到劣质羽绒服了。

       劣质羽绒的“猫腻”

       不是填了“绒”就是好羽绒服,商家常用这些低成本劣质绒——

       碎毛片+飞丝:凑数的“假绒”

       真正的羽绒是鹅/鸭的“朵绒”(有绒核和绒丝),而碎毛片是硬羽毛打碎的渣,飞丝是加工掉的绒丝碎末,连“朵”都没有。

       特点:手感粗糙、易结块,拍着掉毛,看着厚却不挡风。

       提示:摸到扎手的硬梗,大概率就是它。

       发霉/脏污羽绒:带细菌的“脏绒”

       商家收购受潮的旧羽绒,或没洗干净的“原绒”(沾血渍、灰尘),直接填充。

       特点:凑近闻有霉味、腥臭味,面料里可能有小黑点,洗了也难除味。

       提示:新衣服有怪味,别信“新衣服都这样”。

       掺化纤棉:真假混卖的“伪装者”

       用便宜的化纤棉(如太空棉)混合少量碎绒,假装是羽绒服,其填充物本质是“假羽绒”。

       特点:摸着板实不蓬松,捏紧回弹慢,穿着闷汗还起静电。

       提示:揉衣服有“沙沙”声,可能掺了化纤。

       染色羽绒:掩盖瑕疵的“染色绒”

       羽绒本身发黄、有杂质,商家会使用劣质染料进行处理。

       特点:面料易沾色(比如白里子蹭上绒色),皮肤会接触染料残留。

       提示:自然白绒偏米白,若绒色超均匀,要警惕。

       胶水绒:粘出来的“假朵绒”

       用工业胶水把碎绒丝粘成“朵绒”样,看着蓬松,实则是胶水固定的假结构。

       特点:摸着有硬团,没弹性;洗一次就塌(胶水溶解后散成渣),可能有刺鼻的胶味。

       提示:摸到硬疙瘩、绒团没弹性,或能看到粘在一起的结块。

       劣质羽绒有什么危害

       病菌超标,引发过敏与疾病

       劣质羽绒原料来源不明、清洗消毒不彻底,携带大量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卵等。人体直接接触时,易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等症状。这些有害物质随着羽绒飞絮被吸入呼吸道后,还会诱发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可能导致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化学残留超标,存在健康隐患

       劣质羽绒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掩盖原料的污渍和异味,会使用大量工业级的漂白剂、除臭剂等化学药剂。这些药剂中多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类化学残留,会刺激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有致癌风险。

       保暖性能差,花钱买罪受

       羽绒之所以保暖,是因为天然的朵绒结构能锁住静止空气,形成保暖层。而劣质羽绒使用的粉碎毛、羽毛片和羽毛杆的蓬松度极低,起不到应有的保暖作用。而其中掺杂的化纤、碎布等不仅不保暖,还容易板结成团。消费者花了高价买羽绒服,保暖效果还不如普通棉衣,既浪费钱又无法有效御寒。

       如何选购羽绒服

       面对市场上参差不齐的羽绒服、羽绒被产品,消费者如何辨别哪些可能是飞丝填充的呢?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买回弹性好的:将羽绒服铺平,轻轻按压后让其自然恢复。如果羽绒服能迅速回弹,说明蓬松度较好,填充物很可能是优质羽绒;如果回弹慢或无回弹,则很可能是飞丝填充。

       上手摸摸:好的羽绒服摸起来既柔软又蓬松,感觉就像手里握着一团云朵。摸起来硬邦邦的,容易结块,那就得小心了。

       重量对比:真正的羽绒服又轻又保暖,而飞丝填充物为达到保暖效果通常会填充很多,体感较重。

       气味辨别:天然羽绒会有轻微的绒味,但经过多道工序杀菌、洗涤、除味后,气味会大为减弱。如果羽绒服有明显异味或臭味,则不宜购买。 (据中青网、《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