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对卫生健康和人口方面工作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谋划和部署。
新的五年,卫生健康事业将展现更多新作为,用实绩践行新担当,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全力以赴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就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谋划,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健康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雷海潮说。
雷海潮介绍,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方面,《建议》重点部署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建议》明确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的政策制度体系,提升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效,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和人民健康水平。这要求今后五年在规划、公共投入、治理以及绩效方面都要落实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
二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撑。《建议》明确强化公共卫生能力,防控重大传染病;积极做好慢性病的综合防控;全方位提升急诊急救、血液保障和应急能力。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三是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建议》明确,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优化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支付和结余资金的使用政策;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编制、服务价格、薪酬制度、综合监管改革,加强县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保障;优化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
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议》重点部署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议》明确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政策的综合作用,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有效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落实生育保险和生育休假制度,加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服务。
二是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的服务供给。
三是推动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卫生健康工作和人口服务工作既要突出老年人、儿童和妇女等重点群体,也要为全人群提供预防、保健、诊疗、康复全链条的综合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健康根基和人口根基。
重点在三个方面
进一步努力和优化
会上,有记者提出了一个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生病以后,患病群众都希望能在家门口、市内或省内得到及时优质的治疗,减少不同医院之间的奔波。在这些方面“十五五”期间将有哪些新举措?
雷海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今后五年致力于改善改进的工作方向。他表示,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从现在的79岁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这对于满足和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将是一个标志性的工作,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成效。为此,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作出努力和优化。
一是在服务方向上要全面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让群众少得病、更加健康。这要求各级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真正把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强化以健康促进为导向的部门协同和高效服务监管,大力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展家庭医生服务,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宣介,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让健康科学知识、科普知识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主动参与者和掌控者。积极管理健康方面的危险因素,使得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问题得到有效干预和控制,让每一个人获得更加健康的有品质的生活。
二是在服务模式上要突出全链条的贯通,让群众少得重病、及早康复。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为攻关和突破的重点,健全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的服务体系,强化多病同防同治,进一步提升健康产出的效率和效果。今后,将在预防端进一步强调精准干预,在治疗端强调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协作,在康复端强调接续服务,在管理端强调长期健康随访,让各个环节能够真正连起来、动起来、强起来。同时,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好病、科学看病的愿望,将进一步加强服务流程的再塑、再造,在院内、在医院之间搭建会诊和转诊的工作平台,把看病就诊的专业事情交给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帮助患者科学规范有序便利看病就医。
三是服务体系将更加突出公益性和均衡性,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推进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福建三明之所以在保障和促进健康、深化医改方面不断取得明显成效,有以下四方面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益性、坚持人民立场的改革理念;二是坚持事不避难、锐意进取的改革作风;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不断迭代升级的改革节奏;四是坚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水平,为群众提供适宜服务、适宜保障,确保可持续性的改革方法。以上四点经验,各地在今后五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应认真研究,加以推广。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协同配合,稳定二级医院运行,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人员和服务下沉基层为重点和导向,大力发展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帮扶协同协作关系,推广和推行巡回医疗、移动医疗和远程诊疗,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附近得到便捷高效、相对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显著进展。 (《健康报》 记者 姚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