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白驹过隙;5年,沧海一粟。
过去的5年,对安岳县人民医院而言,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5年,在医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5年发展日新月异——2017~2021年,医院完成门诊401万人次,住院24万人次,手术7万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69.78%。5年来,医院综合实力名列全省县级综合医院前列,正昂首迈步建设现代化综合医院的新征程。
这5年成绩催人奋进——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20年艾力彼发布的《医院蓝皮书》中医院排名全国县级医院第119位、全省第7位。
成绩绝非偶然。党的十九大以来,医院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大势,在真干实为中固本强基
安岳县人民医院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融合发展,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医院章程,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健全“三会一课”、党建活动经费等制度,党组织示范开展扶贫助困、健康义诊等主题党日活动160余次,服务群众2.8万余人次。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支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医院发展不竭的动力。医院党委坚持筑巢引凤,强化人才制度保障,出台了《安岳县人民医院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做优人才引、育、管、用全链条,选派55名职工赴省人民医院规范化培训,鼓励22名职工考取研究生,5年间累计投入8326万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医院党委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针对紧缺型人才、高学历人才,发放一次性奖励,院领导担任结对联系人。坚实的人才支撑助推了学科建设,该院拥有2个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甲级)、4个四川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10个资阳市医学重点专科。
谋全局,在担当善为中博爱众生
“县人民医院的老师们,经常来给我们搞义诊,帮我们想出路,逢年过节又来慰问我们,像我们亲人一样。”帮扶村贫困户张某某说道。
医院探索出“三送”(送健康、送温暖、送希望)、“三助”(助基础设施建设、助产业发展、助村级组织建设)特色帮扶模式。组织召开24次医院党委会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部署,50名帮扶责任人跑田坎,进院坝,用实际行动走进群众心间,党群关系在驻村帮扶中更加鱼水情深。自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投入帮扶资金60余万元,帮扶贫困学生49人次,“扶贫日”捐赠27.6万元,健康扶贫以来共减免1171万元,荣获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全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牵头单位,时刻冲锋在帮带成员单位发展的第一线。对岳城、龙台、通贤、镇子片区卫生机构实行医务人员定期驻点帮扶帮带,保障人才、技术“真下沉”。自启动以来,共派出医务人员84人次,为成员单位培养技术人员1228人次,接收来院进修人员8人,达到了县乡两级医院共同发展的目的。
与此同时,医院党委还将触角延伸到县外,先后派出41名医护人员赴邻水、旺苍等地支援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参与住院指导11108人次,门诊指导9960余人次,教学查房2364余人次,参与疑难病例讨论568余例,开展学术讲座及业务培训730余次,手术及操作示教2534人次,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医院推行的“县乡同扶,人财俱援;技管并重,规范提高”的“安医支援模式”已成为全省卫生对口支援的典范而被省卫健委推广。
传承红十字精神,组建1394人构成的“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40余次,550名志愿者无偿献血110000ml。职工黄薇支援非洲莫桑比克,参与中国援非建设国际任务,2年救治22000余人次,获“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医院党委闻令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救治,把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院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白衣为甲,4名党员逆行武汉,23572人次支援成都、邻水及县域内乡镇,完成核酸检测、隔离点医疗服务98.4万人次,接种疫苗12.6万剂次,为守护一方净土作出了应有贡献。
看长远,在奋发有为中争创一流
2018年,医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随着医院门诊量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现有的业务用房早已不堪重负,建设新院区的重任摆在了医院党委面前。“修,资金严重短缺;不修,将会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
为突破瓶颈,经过一番艰难的决策,“勒紧裤腰带也要修”迅速成为全院干部职工的共识。2018年10月,投入18亿元,占地180余亩、规划3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的城南新区医院项目破土动工。目前,一期妇儿大楼已完成90%的工程量,二期项目正有序推进地下室建设工程。
近5年,医院党委先后投入1800万元购置了西门子DSA、40排CT等设备,拥有1.5T核磁共振等10万元以上设备345台,设备完好率98%以上,急诊、急救设备完好率100%,在用设备总值2.5亿元,为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医院诊疗技术水平。
医院党委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将病人需求当成提升服务的指挥棒。挂号排队、缴费排队、检查排队都是影响患者就医感受的“拦路虎”,医院党委坚持于细微之处见真章,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信息化医院,率先实施专家专科门诊、无节假日门诊,先后推出了电话预约、官方微信预约、多功能一体机预约的挂号模式,实行“一站式”服务,上线自助设备系统,弹性排班,错峰服务,支持在线查看个人健康档案、检查检验报告单,所有导诊单标明检查、取药地点,各种检查均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报告,极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相继开展“八声服务、三前服务、四心换四心服务、四轻服务”等特色护理服务,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融入护理全过程。先后对检验科、口腔科、收费室等病人较多的科室进行改造,千方百计增加服务窗口。针对老年病人多,医院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2021年,住院患者满意度98.14,门诊患者满意度98.69,居全市前列。
而这背后,均源于医院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医院80年的发展,80年的风雨积淀,逐步形成了以“仁心仁术,博爱众生”为核心和“打造省内一流县级综合性医院”为愿景的医院核心文化,充分发挥“安医人”永争第一的信念,推动医院发展一年上一个台阶。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如果说,新区医院建设、设施设备、人才的培养使用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话,那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文化软实力就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医院切切实实担负起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安岳县人民医院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