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5年09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熊猫健康列车”再次抵达喜德县尼波镇
医疗资源沉下去 健康知识讲起来

       本报讯(记者 顾钧竹 蒲晓莉) 9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共同推动下,“熊猫健康列车”再次停靠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尼波镇,开展为期3天的义诊、巡诊、健康宣教及医护人员带教培训等活动。

       自2015年首次启程,“熊猫健康列车”已8次驶入大凉山、6次抵达尼波镇。此次列车上,汇聚了来自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多家医院的45人专家团队,涵盖骨科、眼科、呼吸内科等十余个科室。他们针对当地常见慢性病、多发病,为群众提供现场诊疗与咨询服务。

       列车被打造成“流动的三甲医院”,配备CT、彩超等大型检查设备,为村民提供全面医疗检验检查服务。在尼波镇卫生院义诊现场,儿科医生伍岳面对1岁男宝宝和焦急的母亲,凭借耐心与专业,化解了母亲的焦虑。医护团队不仅“送医送药送健康”,还根据患者病情赠送常用药品,减轻了民众的就医负担。

       为让更多村民受益,巡诊队深入尼波镇尔曲村、甘洛村等地,设立义诊点,为乡亲们查体、把脉、开方,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责任与担当。

       医疗服务下沉的同时,健康理念普及也在同步推进。9月25日,2025年《健康大讲堂》第三讲“列车进村寨 健康护彝乡”活动在尼波镇举行,这是该讲堂自2023年8月开讲以来首次走进尼波镇。

       活动以“列车进村寨 健康护彝乡”为主题,分为三个篇章,以“健康列车十年征程”为叙事主线,邀请健康列车管理人员、医疗帮扶专家等,通过“纪实影像+现场访谈+文艺节目”的形式,回顾健康列车守护彝乡群众十年的历史,讲述医者仁心守护群众的感人故事,全景式展现四川省探索“铁路+健康”融合模式,推动健康知识普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惠民举措。

     “听了专家们的分享,我更加坚定了从医初心。”参加活动后,喜德县尼波镇卫生院医生阿火金国说道,“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提升技能,为村民服务。”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熊猫健康列车”将继续承载使命与爱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沿着乡村振兴的轨道稳步前行,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更多更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