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诊名中医、手机一键续方、护理上门服务、慢病全程管理……在南充市中医医院,这些智慧医疗服务不再是纸上蓝图,而是患者触手可及的就医新体验。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背景下,作为地处西南地区三线城市的南充市中医医院,在川东北地区率先绘就中医药智慧服务新图景。
政策引领
跑出中医转型“加速度”
“中医药发展既要守正,更要创新。互联网医院建设是传承岐黄之术的新载体,更是服务百姓健康的新阵地。”南充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医院紧抓《“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机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成四川省首批“互联网+”示范中医医院,将望闻问切“搬”上云端。
智慧诊疗系统大屏上实时跳动着互联网医院运营数据:线上日均接诊量占门诊量比例超5 ,互联网复诊患者线上就诊率达70 ,中药代煎配送覆盖全市三区六县。这些鲜活的数字背后,是医院聚焦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以“中医特色”为核心,独创的“12345”智慧医疗体系——即“一统”互联网平台建设、“双导向”驱动发展、“三活”机制赋能、“四全”体系覆盖、“五到位”标准保障的创新模式,打造出中医药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南充样板”。
特色服务
岐黄之术插上“云翅膀”
“真没想到,通过手机就能请省名中医把脉开方。”家住顺庆区的糖尿病患者王阿姨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接受医院专家的问诊开方。这正是医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病管理模式的重要实践。通过健康管理中心与慢病管理系统整合,基于中医辨体施治理念,为所有建档在册慢病患者制定疾病预防、筛查、治疗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实现融合中医健康检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慢病管理服务。
2024年底,医院推出“岐黄到家”特色护理服务,在为患者提供创口护理、导尿、管路维护等传统上门服务的基础上,将艾灸、刮痧、耳穴压豆等20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送入患者家中,为居家患者架起健康守护桥梁。
“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创新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三甲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针对老年患者操作难题,APP专门开发“关怀模式”,一键建卡、语音导诊等功能让银发族也能轻松享受智慧医疗。
文化触网
架起岐黄传承“云桥梁”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养生应从起居作息、饮食调理、运动调养和心理调节等方面入手……”在由南充市卫健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及市中医医院联合打造的中医药健康科普节目《中医健康大讲堂》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名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杨莹洁正对着镜头讲解春季养生防病的健康知识,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
医院组建新媒体矩阵,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推出《健康医声》《节气养生》《大医生来了》等科普栏目340余期,科普视频160余条,吸引超34万微信公众号粉丝,将晦涩难懂的医典古籍转化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知识,让“触屏可及”的中医科普真正惠及群众。
文化传承不止于传播。医院探索推出“云跟师”项目,青年医师可通过远程系统观摩名医诊疗全过程;建立中医经典案例共享库,持续汇集骨伤、内科、儿科、妇科等专业方向典型病案;同时积极打造青年医师直播平台,有效培养明星专家、打造名医团队,助力中医人才成长,提升患者信任感与依赖感。 (冯敏 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