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川超”开幕式 健康元素秀翻全场
□本报记者 白华宇

       上周末,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川超”)在成都启幕。赛场内外,除了球技的切磋,更是一次四川各地地理和文化的“花式”交融。

       在赛会开幕式上,21个市(州)代表队上演了各种充满创意的表演,其中一些球队从队名到展示内容,都在展现独具特色的健康元素。

       队名“中国牙谷”

       资阳队带着医学骄傲参赛

       参加本届“川超”的资阳队全名“资阳中国牙谷”队,直接挂名医学和健康产业要素参赛,让观众眼前一亮。

       2016年,四川省在资阳布局全国首个口腔装备材料全产业链基地——中国牙谷。历经多年耕耘,中国牙谷已成功崛起,形成“产学研销医养”全链条格局。目前,中国牙谷入驻企业超100家,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

       据了解,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中国牙谷的系列成果和产品显著降低了口腔医疗产品的制造与流通成本,使相关疾病整体诊疗费用显著下降。同时,开展“资阳计划”,为儿童及老人免费提供涂氟、窝沟封闭等服务,提升了公众的口腔健康水平和就医可及性。

       既“抽象”又自豪

       泸州队插上同位素“起飞”

       在“川超”开幕式上,泸州队代表献上了一个“整活”式表演:一个男生双手戴着两个药盒入场,像鸟一样奔跑着。但看得懂药盒上那些元素组合的观众一下就明白了这个男生为何如此激动:这两盒药正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核医学的探索和创新。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在同位素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实现了肿瘤骨转移的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用量少、副作用小,帮助国内外患者缓解了病痛。

       核医学科已搭建镥177、锕225标记药物平台,成功生产多种可标记药物,覆盖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骨转移等多个病种,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这一系列成果突破了多项“卡脖子”医学技术,显著降低了对应疾病和疗法的费用,足以成为泸州人的骄傲。

      “钢”“养”并济

       攀枝花队康养IP打得响亮

       在开幕式的展示环节,攀枝花队极具“反差萌”:虽然队名是“攀钢钢铁勇士队”,述说昔日“钢铁之城”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的精神,而跟在队旗后面的人们却在扮演美丽的花朵,打出了“刚柔并济”的康养名片。

       近年来,攀枝花市康养产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常年来攀康养人群近30万人次,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康养20强市。攀枝花推出170多个康养旅居点,精心打造四季康养旅游线路,促进“康养+文旅”“康养+运动”等深度融合。

       攀枝花市医养康复示范中心建立“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分区精准照护,打造5分钟生命救治圈。此外,攀枝花市打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在全国获推广,并积极搭建远程问诊、紧急呼叫等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升了康养服务的便捷性与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