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的成都天府新区祥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疫苗接种区的等候椅上。陈女士抱着刚满周岁的宝宝走进大厅,指尖轻触手机屏幕,30秒后支付成功的提示音清脆响起——这与半年前抱着孩子在缴费窗口苦等15分钟的焦灼场景,恍若两个世界。
指尖上的便利
“上次排队时孩子哭个不停,我手忙脚乱差点把接种本弄丢。”陈女士一边给宝宝整理衣袖,一边向导诊台护士感慨。她不知道的是,这份从容背后是该中心管理团队半年的攻坚:为打通全省统一疫苗系统与自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壁垒,技术人员反复测试“AI模拟挂号—动态二维码关联”技术,让后台自动完成挂号、开单、价格匹配全流程。如今家长扫码即可看到待支付订单,缴费流程缩短60 以上,上线两个月服务满意度始终保持100 。
在人工缴费窗口,78岁的张爷爷正拿着老年机不知所措,志愿者小林立刻上前:“爷爷您看,这样点这个图标就能看到缴费码了。”该中心特意保留的人工窗口和“一对一”指导服务,让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也能共享数字红利。张爷爷感慨道:“现在看病缴费比逛菜市场还方便!”
屏幕前的守护
午后的医院感染科办公室,护士小王轻点鼠标,完成了职业暴露电子化处置登记。想起三年前那次HIV职业暴露处置经历,她至今心有余悸:“当时跑了三个科室、填了五张表,花两小时才拿到阻断药,手都是抖的。”
如今这样的慌乱已成往事。暴露者在线填写登记表,专职人员线上评估后,无须缴费即可检验;药房常备的免费阻断药“零时差”发放,对需自费换药者还提供1200元/人的补助。更贴心的是“短信管家”会在关键节点精准提醒随访,让曾经的漏检隐患彻底消失。数据显示,电子化流程让处置时间缩短3/4,随访依从性跃升至100 ,“把时间还给医护,把安全留给自己”成了真实写照。
数据里的暖心
在天府新区的远程会诊中心,医生正通过影像系统为偏远村卫生室的患者诊断;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居民用电子健康档案“一卡通”完成复诊;信用就医让急诊患者先诊疗后付费……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新区智慧医疗的全景图。目前已建成的区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串联起远程心电、医废监管等12个专项系统,5星、4星智慧医院相继落地,让“15分钟医疗圈”有了数字内核。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