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09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移动护理”进家门 解患者燃眉之急

     “多亏护士上门,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带术后几个月的娃娃去医院。”家住西昌市老城区的新手妈妈张女士,看着怀里刚做完手术的宝宝感慨地说道。她的孩子几个月前在成都完成了手术,回家后需要专业护理。没有丰富的育儿经验,也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如何照顾好孩子成了张女士的难题。

       而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护理到家”服务,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样的便利,正惠及越来越多凉山居民。截至目前,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护理到家”服务已完成1500余单上门服务,还提供了百余例线上咨询,涵盖伤口造口护理、新生儿护理、脑卒中护理、PICC护理等九大类50余个项目,把专业护理从医院延伸到了百姓家中。

     “我老伴脑卒中后行动不便,我年纪大了,一个人根本没法把他送到医院换药。”家住西昌市某社区的陈婆婆,曾因老伴的护理问题愁眉不展。得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有上门护理服务后,她试着在线上预约,没想到护士很快就上门了,不仅细致完成伤口护理,还耐心教她日常照护技巧。“现在不用折腾病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医院的专业服务,真的很贴心。”陈婆婆说。

       肿瘤患者李女士也是这项服务的受益者。她需要每周维护PICC置管,以前往返医院要花大半天时间,身体根本吃不消。现在专业的护士定期上门,不仅完成置管维护,还详细讲解居家护理要点。“以前去医院折腾得浑身疼,现在在家就能解决,省了不少事。”李女士的家属笑着说。

       不仅如此,针对新手父母的育儿难题,医院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更是成了“贴心帮手”。新手妈妈们不会给宝宝喂奶、不知道如何观察哺乳量……护士上门后手把手教学,从正确哺乳姿势到日常护理细节,一一耐心指导,帮她们快速适应新角色。

       据了解,为了让服务既便捷又安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和9个护理小组,搭建起“统筹指导—部门协同—专项负责”的管理体系,严格筛选护理人员资质,开展针对性培训,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响应迅速的团队。“上门服务不是简单地‘照搬’医院流程,而是要根据患者家里的环境调整方案,这对我们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负责伤口造口护理的护士彭丽说,每次上门前,她都会提前了解患者情况,备好所需用品,确保服务规范。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到家”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便捷模式,实现护理全流程实时可查、质量严格把控。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紧盯患者需求,继续拓展服务项目,让“护理到家”真正成为百姓身边靠谱的健康守护者,全力打造区域居家护理服务标杆。(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