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彭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同伴支持”活动
共享厨房显温情 厨艺竞技促康复

       本报讯 8月27日,由彭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天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的“同伴支持”活动在丹景山镇共享厨房举行,20余名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活动创新融入厨艺比拼环节,设置“最佳风味奖”“最佳团队奖”“最佳创意奖”,让患者在协作与展示中收获认可与温暖。

       活动以“同伴携手 共享健康”为主题,彭州市6个“同伴支持”小组参与活动,每组需合作完成两道家常菜。从食材选购、食材搭配到如何分工协作均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各组迅速进入状态。待一道道家常菜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成果,现场氛围温馨热闹。烹饪结束后,评比环节温情开启。由医护人员、家属代表及患者共同组成评审团,从菜品口味、团队配合、创意呈现三个维度打分。“最佳风味奖”被天彭组的“辣子鸡”收入囊中——评委们一致认为“外酥里嫩、干香麻辣,能看出烹饪时的用心”;三界组凭借分工时的默契协作摘得“最佳团队奖”,有家属评价“从洗菜到摆盘,没人争抢,有人手慢了,同伴会主动搭把手,特别和谐”;利安组的“干香平菇”,竟真能品出酥肉味,获得“最佳创意奖”。

       彭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一直致力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工作,自2019年12月开展“同伴支持”活动以来,已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同伴活动,包括户外运动、饲养小鸡、种植向日葵、喂养稻田鱼、开办爱心超市、交流康复心得等共计230余次,2600余名患者参与。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恢复自信,重新融入社会。彭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将同伴支持活动设在共享厨房,旨在打破传统活动场景的局限,让患者在熟悉的生活事务中展现能力、建立联结。下一步,中心将持续结合乡镇特色场景,探索更多“生活化康复”活动形式,让患者在实践中增强自信、融入同伴群体,为其回归家庭与社会筑牢支撑。 (刘锦 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