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预防颅内感染

       生活中预防颅内感染,除了淋雨后别硬扛之外,还要注意这些方面。

       第一,警惕“不一样的头痛”。若出现发热伴随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尤其是喷射状)、颈部僵硬、畏光畏声、精神萎靡或意识改变、抽搐等症状,需高度怀疑颅内感染的可能,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第二,小心鼻炎、中耳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看似“小问题”,实则可能是细菌侵入颅内的通道。应规范治疗,避免迁延不愈。

       第三,注意增强体质。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学会减压,避免长期过度疲劳。

       中医调理有助于防病。中医认为,淋雨后寒湿入侵,加之体虚,容易形成“风寒上扰清窍”,适当运用中医方法可帮助预防外感入侵,疏风解表。医生推荐“姜汤驱寒生姜+红糖+葱白”,煮水趁热饮用,有助于祛风寒。泡脚养阳,用艾叶、桂枝泡脚20分钟,有助发汗散寒、增强抵抗力。艾灸调理,艾灸大椎、风门、足三里,有助温阳散寒,提高免疫力。 (杨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