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5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确诊超3000例 警惕基孔肯雅热
防蚊灭蚊是预防关键

       7月23日晚,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等五区卫生健康局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当晚19时,佛山市已累计公开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均为轻症病例。

       此外截至7月22日23时30分,澳门已报告接获2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均有佛山旅居史。

       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最早系境外输入病例在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引发。

       传染源

       基孔肯雅热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人是其主要宿主。

       临床症状

       最典型的三个症状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和登革热有何区别

       相比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虽然两者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

       没有人传人迹象

       7月2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介绍,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没有人传人迹象。建议做好个人防护,防范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