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崇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神经介入团队连续接诊三名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毫米级精准操作完成高难度取栓手术,用导管导丝编织起三条生命通道。
清晨6点,伴随着120急促的鸣笛,第一位患者被送达。老年女性患者张某因“言语不利6小时”入院,行卒中一站式CTA+CTP(CT血管造影术+脑灌注成像),评估后诊断为“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神经医学中心介入团队迅速响应,绿色通道高效开启,评估、决策一气呵成。在患者入院后极短时间内,团队即为其成功实施“颅内动脉取栓术”。手术顺利,患者麻醉苏醒后意识清晰,四肢活动正常,转危为安。
首战告捷的团队还未来得及喘息,第二位患者何某于下午被紧急送达。患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摔倒伴言语不利1+小时”,既往有房颤史,高度怀疑“心源性脑栓塞”。时间就是生命,行CT平扫后患者直接送入介入室,介入团队再次披挂上阵,投入战斗。术中,团队成员凭借超强的耐心和细心,成功清除血栓。术后,患者意识状况显著改善,肢体遵嘱活动,血管成功再通,预后可期。手术期间,团队成员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身着数十斤重的铅衣在手术台上连续奋战近2小时,汗水浸透衣衫。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稍作休整时,晚上9点,第三位危重患者邹某被送入,此时患者意识模糊、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几乎完全瘫痪,NIHSS评分高达17分,情况万分危急。CTA检查提示其左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均存在严重闭塞。面对如此复杂危重的病情和高出血风险,介入团队没有丝毫犹豫,再次披上铅衣,冲向介入室。在紧张有序的操作下,团队成功将患者动脉内的血栓取出。当手术结束时,时针已指向深夜11点。术后患者神志转清,语言功能恢复,肢体肌力恢复。
连续三台急诊取栓手术,跨越白昼与黑夜,对团队的体力、精力和技术都是极限考验。神经医学中心负责人吴有林表示:“急诊取栓往往不期而至,甚至‘扎堆’发生。这不仅考验我们的体力,更考验整个中心的综合实力:绿色通道的成熟预案、多学科的紧密协作、团队内部的默契配合,以及每一位成员的无私奉献。‘只要有取栓,我们就责无旁贷。’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也是我们的承诺。” (杨洁 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