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白华宇)近日,71岁的刘大爷因病在医院“走了一圈”,病愈的他最大感受是——就医越来越方便了:志愿者帮忙扫码开通信用就医,所有缴费环节自动汇成一张电子清单,直到离院时方才合并支付。
记者了解到,刘大爷此番在医院体验的“信用就医”服务,目前已在成都市65家医疗卫生机构上线,为市民就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看个病在医院跑来跑去,冬天都要跑出毛毛汗,现在太方便了。”刘大爷感叹。
长期以来,传统就医流程存在“三长一短”的问题,即挂号、缴费等排队时间长,占就诊时间的75 ,同时特殊群体还面临支付困难等问题。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推出的“信用就医”服务,构建了四维服务体系,让患者非诊疗时间缩短40 ,候诊效率提升3倍。
离院付?极速通行:全市首个门诊全流程无感支付系统,通过信用核验,实现“就诊即授信、离院即结算”,优化了就诊流程,减少了排队时间。
亲情付?代际关怀:建立跨代际信用共享机制,支持三代直系亲属额度共享,解决了老年群体数字支付困难的问题。
分期付?民生托底: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59天免息分期服务,利率优惠幅度达到行业标准的50 ,惠及新市民等特殊群体超500万人。
住院付?医住无忧:推出全市首个住院押金信用垫付系统,平衡了“病有所医”与“钱有所措”。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信用就医”服务凭借四大创新优势脱颖而出:依托微网格数据构建的信用模型,实现对全域2100万人的全面覆盖;用户无须办卡,零账户即可在1分钟内完成极速授信;通过贯通市、区、社区三级医疗体系,达成跨区域、跨机构的深度业务协同;更构建起“离院付-亲情付-分期付-住院付”四位一体的服务矩阵,全方位满足各类就医场景需求。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成都市率先构建“信用即服务”的医疗新范式,将信用价值转化为就医便利,有效解决了群众挂号、缴费、检查“三重等待”的难题。未来,成都市将持续扩大“信用就医”医疗卫生机构覆盖范围,力争在2025年底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