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7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今起成都购药有新变化 医保结算先扫追溯码

       根据国家、省医保局等四部门印发的工作通知,从2025年7月1日起,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环节要扫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目前,成都市1.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实现追溯码上传,定点医药机构追溯码采集接入率为100 。

       为何要扫追溯码

       遏制“回流药”

       不法分子违法倒买倒卖药品,扰乱药品市场秩序,严重威胁群众用药安全。

       药品的“电子身份证”

       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提醒

       出现扫码异常时建议拒绝收药,记录交易时间、地点、人员特征,保存聊天记录、药品照片、转账凭证等证据,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政策如何落实到位

       今年3月,成都市医保局向全市各级医药机构提出开展“依码支付”信息系统接口升级改造工作要求。

       随后,成都市医保局与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提出确保药品追溯码的规范应用、拓展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场景、加大部门协同联动等具体要求。

       4月13日,根据省医保局培训内容,成都市医保局向定点医药机构下发《依码支付工作操作手册》,通知组织市级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各区(市)县医保经办机构开展依码支付培训工作。

       4月23日起,成都市医保局每日监测各定点医药机构药品扫码的合规情况,并及时下发问题数据,协助定点医药机构分析和解决问题。

       4月26日起,成都市医保局分派12个工作组对市级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区(市)县医保局进行督导,加快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准确规范采集药品追溯码,上传至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

       下一步,成都市医保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指导和督导,同时强化数据监测,确保定点医药机构准确规范采集药品追溯码信息,推动市民共同参与药品安全管理。

       购药“6要”

       一、要有码

       购买包装上印有药品追溯码的药品

       二、要扫码

       结算时监督售药人员扫描所购药品的追溯码

       三、要小票

       索取购药小票,并在2025年底前手动标注追溯码并拍照留存

       四、要验码

       使用国家医保局官方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或App)验证追溯码

       五、要索赔

       发现“回流药”“假药”时立即举报并索赔

       六、要毁码

       使用国家医保局官方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或App)验证追溯码

      购药“6不要”

      一、不要买无码或损码药

      避免购买无追溯码、追溯码被撕毁或损坏的药,此类药品可能来源不明或涉及非法销售

      二、不要让他人扫其他药品追溯码

      若售药人员扫描其他药品追溯码,可能掩盖药品真实销售记录,需警惕

      三、不要丢弃小票

      小票是维权关键,丢弃可能错失赔偿机会

      四、不要忽视验码

      不验码易成为“回流药”受害者,需养成主动核验习惯

      五、不要放弃维权

      发现异常后应坚决举报索赔,避免纵容违法行为

      六、不要出售药盒或药品

      出售药盒可能导致追溯码被非法利用,影响个人医保权益甚至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