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6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83分钟 患者成功获救

       56岁的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没有任何基础病的他最近却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经历了人生中最惊心动魄的83分钟。

       半个月前,王先生与朋友一起小聚,和往常一样喝了酒之后晚上9点钟准备回家睡觉。可左胸持续性的疼痛让他直冒冷汗,朋友见状不对,于9:19将他送到了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到达急诊科,接诊医生看着王先生嘴唇发绀,紧捂着胸口,敏锐地意识到他很大可能是心梗发作,随即启动了医院胸痛中心救治流程。5分钟内为他完成了心电图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检查结果同步被传送给了胸痛中心的值班医生,并立即通过静脉双通鼻导管为他供氧,开展心梗急诊急救。

       然而心电监护仪紊乱的锯齿波提示王先生的情况急转直下,他出现了室颤并且心脏骤停。室颤意味着心室肌发生了快速、无序的颤动,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将会导致心脏完全失去泵血功能,导致死亡。

       电除颤、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开放气道……急诊科、麻醉手术室、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在抢救室里竭尽全力地抢救着。这20分钟,王先生在生死的边缘徘徊,经历多次室颤。在医生们的不懈努力下,9:57,王先生终于恢复自主心跳,被送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

       导管室里,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熟练地进行着操作,配合默契。10:42,随着球囊扩张,堵塞的血管重新开通,生命通道被顺利打通。此时距王先生抵达医院仅83分钟。胸痛中心畅通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了他的救治时间。

     “生命通道”打通后,王先生被送入ICU进行后续的观察治疗,经过医护团队的悉心看护,两天后,王先生回到了普通病房,目前恢复情况良好。为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王先生的家人给医护团队送上了一面锦旗:“白衣丹心,恩重如山;医者仁心,生命守护”。 (曹煜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