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预防接种宣传核心信息》(2025年版)强调,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接种疫苗在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老年人群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带状疱疹的预防问题备受重视。专家呼吁,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带状疱疹能起到较好效果。
两类人群是高危对象
据介绍,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蛇缠腰”,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数据显示,约90 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有该病毒。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病毒可能被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50岁以上人群是带状疱疹的高发群体,且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病情越严重。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带状疱疹的危害更为显著。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医学院附二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姚婷表示,我国约有75 的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43 存在多病共存的情况。慢性病患者的免疫机能本就较弱,而带状疱疹的发作会进一步加剧健康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26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则高出39 。
姚婷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些患者不仅要承受带状疱疹带来的剧烈疼痛,还可能因疼痛导致睡眠障碍、情绪焦虑甚至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慢性病的管理也因带状疱疹的发作而变得更加复杂。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带状疱疹可能干扰血糖控制,增加急性高血糖并发症的风险,进而加重治疗负担。姚婷呼吁,通过前置干预,如在慢病随访中加强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提示,帮助患者实现“从治变防”的转变,从而获得更多健康收益。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和对症镇痛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后遗症的治疗成本较高。因此,积极预防是关键,而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成都市金牛区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紫辉介绍,随着疫苗接种科普宣传的广泛开展,辖区居民对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成人疫苗接种量也呈现增长趋势。慢性病人群并非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只要处于疾病稳定期,中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了解疫苗的保护效果、时长、禁忌及安全性等信息,确保科学接种。
据悉,成都市金牛区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健康管理,例如成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学院、组建太极拳队伍等,帮助慢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还通过优化疫苗接种服务流程——全科医生在日常诊疗中可直接评估居民健康状况并开具疫苗处方,省去了烦琐的排队和登记环节,大大提升了接种效率。此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为高龄人群和慢病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疫苗接种评估和建议,鼓励更多医生将疫苗接种纳入慢病诊疗过程。
专家和医生们呼吁,中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应树立“未病先防”的意识,通过科学接种疫苗降低感染性疾病风险,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