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成都市以“花、赛、集”为载体,打造“可感可及”的中医药生活场景,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3月,全市累计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形成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成都路径”。
以花为媒,激活“中医药+生态”传播新场景。在简阳禾丰镇连山村、施家镇阳春花谷打造中医药主题展台,展示金银花、川芎等道地药材,推出中药奶茶、节气香囊体验等活动。组织专家团队赴崇州市油菜花海开展八段锦花海教学,将中医养生功法完美融入自然景观。
以赛为桥,探索“中医药+体育”融合新模式。在五凤溪半程马拉松赛事中设置中医康复服务站,发放养生茶饮,为选手提供推拿、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服务100余人次。在中乙联赛现场开设中医药健康展区,展示草本浴足包、护颈枕等健康衍生产品。
以集为台,打造“中医药+市集”服务新载体。在都江堰古堰集、温江鱼凫集、龙泉驿花驿集联动省市名中医开展义诊,累计服务群众超8万人次;在集市上推出药膳火锅、草本精油等40余种产品,通过非遗糖画融入中草药、中药种子盲盒等创新方式,为市民打造“可观、可购、可学、可玩”的沉浸式体验。打造崇州市国医特色小镇和金牛区枣子巷、彭州市“百里一·龙兴集”中医药特色街区,形成中医康养消费新业态。 (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