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继莲)4月19日,由绵阳市中心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主办的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心血管健康学术大会暨老年慢病患者安宁疗护会议在绵阳开幕。来自全国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行业管理者及临床骨干齐聚中国唯一科技城,以学术交流为桥梁,共探心血管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行业泰斗云集,共襄学术盛事
开幕式上,多位学术带头人和管理专家,围绕学术创新发展、临床实践提升、政策支持引领等维度,为大会注入多元视角与专业深度。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涛作为大会主席,率先介绍该院及心血管学科发展成果。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绵阳市中心医院凭借2326张开放床位、年超243万人次门(急)诊服务量及89位博士领衔的人才梯队,构建起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其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尤为亮眼:在高危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并在当地率先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修复术和置换术、经导管左室辅助装置安置术和肺动脉去神经术等高精尖手术,创建了西南地区首个地市州心脏瓣膜病中心;开展了13N-氨水、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等十余项创新核心脏病学诊断技术和核心脏病理影像诊断技术,构建核心脏病学诊疗体系;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更以16个中心、62个救治单元的规模,领跑全省地市级医院。
原中华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原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等行业泰斗,对绵阳心血管领域的突破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大会以人才为核心,搭建起国家级专家与地方临床团队的交流平台,将推动区域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晓林,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江保权分别从城市发展维度与政策支持维度,为大会赋予重要意义。李晓林介绍,绵阳作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已建成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级、省级重点学(专)科107个,全市心血管管理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果显著;江保权则以绵阳“科技、发展、人文、生态”四大魅力为引,展示优厚人才政策,诚邀专家团队扎根绵阳,共享发展机遇。
前沿技术落地,赋能健康惠民
其间,学科带头人解读了学术成果与临床转化路径。陈纪言称赞道,得益于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绵阳部分治疗技术已经领先于全省,通过搭建学术平台,可将前沿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实践,让患者切实受益。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戴闽教授以瓣膜性心脏病微创治疗为例,生动阐释技术突破:“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恢复慢,多数老年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心内科通过在动静脉上打孔,实现了微创手术治疗瓣膜病,可以减小创伤和缩短恢复时间。”戴闽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让本地心血管专业人员学习到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提升,戴闽着重介绍了绵阳胸痛中心联盟网络。以三甲医院胸痛中心、基层胸痛中心和胸痛单元构成的网络状胸痛联盟,实现了从基层到三甲医院的无缝衔接,通过绿色通道,让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显著提升了区域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本次大会设置15个分会场,开设心血管介入基础技能培训,以及冠脉论坛、起搏和电生理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等多个论坛。200余位国内顶级专家、资深学者及青年才俊,通过专题报告、手术演示、病例研讨等形式,开展系统性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