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若冰)4月18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健康促进公益义诊活动在省第四人民医院沙河院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天府四川、健康同行”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筑牢健康保障。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指出,健康对人民幸福生活意义重大,四川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作为健康四川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全省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方面成果显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均大幅提高。下一步,四川将继续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深化多方协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强化长效机制,把健康促进融入社区建设,让爱国卫生运动更加深入人心。
据介绍,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等三大健康指标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目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5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城市评价和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评价中均名列中西部第一,连续16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活动前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全市体重管理门诊、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资源地图,包括全市23个区(市)县共46家体重管理门诊、43家心理门诊和27家睡眠门诊的健康服务资源地图,覆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为公众提供了一份便利可及的健康守护。
“40岁以上人群,有家族史或‘三高’的群体要关注心电图、心脏超声的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活动现场,医疗专家代表杨勇博士分享了专业见解,呼吁全社会关注健康、提升健康素养。“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群众代表黄玥宣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倡议书》,号召大家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团队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CPR)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流程,旨在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提升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