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5年04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大学开设“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
25人一个班 学制1.5年

       本报讯(记者 冯若冰)近日,四川大学“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正式开班,首期课程即呈现“一课难求”的现象。

       微专业是指不局限于本科专业目录,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国家或区域急需领域的核心素养、能力、知识,精心建设一组核心课程的人才培养项目。“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课程主要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承担,依托华西医院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诊疗设备、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四川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强医、理、工、管等学科融合,充分发挥医学和多学科门类优势,邀请到校内外20余位教师投入课程建设中。

     “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面向四川大学2022级、2023级在读全日制本科生招生,共设1个班级(25人),每周日授课,学制为1.5年,含10学分。课程开设医学大模型与生成式AI应用、数据研究设计与应用、医学数理统计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数字信号处理与生理信号监测、深度学习基础与医学图像6门核心课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培养医疗健康领域的AI复合型人才。

       据悉,开设“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旨在应对医疗健康领域在数据分析、诊断治疗、临床决策等方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此,该微专业的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科界限,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系统学习医学AI核心理论的同时,还将开展从电子病历分析到医学影像识别的全流程实践。此外,课程特别引入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的AI专家团队,指导学生跨学科组队,将前沿AI技术应用于真实医疗场景的解决方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