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双城同心 热血相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偿献血工作回眸

       2024年以来,成渝两地采供血同城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年初,《川渝血站“双向奔赴” 开创采供血协作“新局面”》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十大优秀案例”;2024年年末,成都市血液中心开发的科普课程《闷墩儿带你“热血探秘”》荣获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课程,入编《2024年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品牌手册》,成都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科普馆入选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

       荣誉背后,是成都市血液中心与重庆市血液中心五年如一日的携手同行,是双方在生命守护路上的不懈坚守。自2020年9月28日,双方签署《采供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那一刻起,成渝无偿献血事业的新篇章便正式拉开序幕。此后,两地血液中心并肩作战,互助共进,向着“唱好双城记,共建健康圈”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单打独斗到并肩作战

       应急保障能力再进阶

       采供血一体化作为成渝两地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地卫生健康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切入点,亦是两地采供血机构“双向奔赴”的“新任务”。

       成都市血液中心与重庆市血液中心秉持“资源共享、合作互补、惠及民生、共同进步”的理念,建立血液联动保障等合作机制,拓宽血液保障“覆盖面”,夯实协作双赢“基本面”。

       2020年9月14日下午,随着成渝两地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在重庆西站完成100治疗量血小板的交接工作,两地探索建立的血液高铁运输绿色通道正式打通。在两地铁路公安、高铁车站及高铁运营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血液经高铁运输享受免检通关、优先放行等政策,从成都东站进站到重庆西站出站,一个半小时,两箱血液一路“绿灯”,使成渝两地日常血液调剂更为高效,联动破解区域性、季节性、偏型性血液保障难题的成果更为突出。

       在做好日常血液保障的同时,随着成渝双圈“第四极”的地位逐步稳固,大运会、世乒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相继举办,加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挑战,对两地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成都支援重庆单采血小板,大运会期间重庆助力成都保障临床血液需求等,两地“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血液保障任务,为两地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贡献血液力量。

       五年来,成渝两地血液调剂总量达230万毫升。成渝两地血液中心通过建立常态化血液联动保障机制,血液资源互为补充、关键设施互为备份,常态化血液保障和重大会议、活动血液保障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均显著提升。

       从零基础到互联互通

       血液安全保障再提升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速推进,人员流动不断增加,跨区域献血和就医用血的需求日益增长,采供血信息系统的联网成为当务之急。

       2023年初,成渝两地启动了“成渝采供血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项目。一方面,精心构建起一道严密的安全屏障,针对献血间隔期不足和检测不合格者实施联合屏蔽,守护着献血者与用血者的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建立成渝两地血小板供者和稀有血型献血者融合库,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显著提升特殊稀有血型和血小板的应急保障能力。

       截至2024年底,联合屏蔽机制成效斐然,融合库兵精粮足。Fy(a)-、Jk(a-b-)等特殊稀有血型献血者库、血小板HLA/HPA基因分型供者库库容分别增长41.3 和119.2 。

       2024年12月3日,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惊心动魄地展开。一例基因型罕见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危重,急需输注血小板。成都市血液中心与重庆市血液中心迅速协作,依托血小板供者融合库这一强大“利器”,在分秒必争中精准定位,“闪电”完成定向招募、跨省调配,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这一成功案例,是“成渝两地血小板供者和稀有血型献血者融合库”的首次实践,也展现了双城协作的雷霆万钧之力。

       从独立探索到协同共进

       献血服务管理再升级

       过去五年,成渝两地的无偿献血事业经历了从“各自为战”到“并肩作战”的蜕变。这一进程中,科普文化、献血服务、质量管理等多领域全面开花,成渝无偿献血工作的整体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科普宣传方面,成渝两地持续深化合作。2023年12月14日,第三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以“数字赋能科普,成渝加‘数’前行”为主题,论坛汇聚两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赋能科普教育。两地血液中心双双上榜“成渝共建科普基地”培育名单,签署协议共建无偿献血科普基地,不仅推动两地科普资源的共享与互通,也促进科普工作创新与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双方共同打造特色科普作品和温馨的科普服务,让无偿献血知识悄然浸润大众心田,提升了社会大众对献血的认知与参与度。

       服务提升方面,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成都市血液中心多次举办四川省血液采集及献血服务规范化培训,均邀请重庆市血液中心业务骨干和新员工参加。培训内容不仅涵盖职业礼仪、宣传招募,还增加了职业压力化解、换位沟通技巧、血液制品安全等课程,并对护理穿刺、应急救援等实践技能进行重点培训和考核。两地血站人同场切磋、携手成长,为成渝两地献血服务规范化体系夯实根基。

       质量管理方面,成渝两地不断提质升级。自2020年起,两地多次开展联合内审,通过邀请审核专家,交流与分享血站质量管理经验。成都市血液中心近两年举办了两届四川省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培训班,重庆市血液中心及多家中心血站参加培训,专家们围绕质量管理理念、采供血过程优化、应急管理等内容倾囊相授,为成渝两地持续强化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导,为临床用血安全保驾护航。

       五年砥砺,热血奔涌。展望未来,成渝两地将握紧双拳,在采供血领域深耕细作,推动血液保障体系建设升级,通过数字赋能、跨区域合作和创新科普等方式,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血液保障网络,为每一个鲜活生命保驾护航,续写双城热血故事。 (胡萍 刘传姚 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