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天府新区家庭医生+微网实格改善居民就医体验
创新模式 让群众健康有“医”靠

       在四川天府新区,一种创新的“家庭医生+微网实格”服务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居民们的就医体验。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家庭医生与微网格员的深度融合,还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依从性和获得感,让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贴心、高效。

       网格为“眼”,双向融入显成效

       天府新区通过建立“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将家庭医生编入“微网实格”中,形成了“1+N+X”(一个家庭医生团队+N个一般网格+X个微网格员)的混编队伍。目前,已有1000余名微网格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共同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以某社区为例,微网格员小李在一次日常巡查中发现居民张大爷近期身体状况不佳,经常头晕乏力。小李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迅速响应,为张大爷进行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并确诊他患有高血压。随后,家庭医生为张大爷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上门随访,确保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家医作“手”,送医入户暖人心

       为破解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的怪象,天府新区出实招、求实效,将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家庭医生们深入村组、走进农户,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在另一个社区,家庭医生王医生带领团队为一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这位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平时就医十分不便。王医生不仅为老人进行了身体检查,还耐心地为他讲解了日常护理和用药注意事项。老人感动地说:“以前看病得走很远,现在家庭医生直接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服务入“心”,公共卫生质效提升

       天府新区依托“专兼结合”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他们积极组织村(社区)开展重点人群免费体检服务,并持续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季度随访评估、新生儿及孕产妇访视等服务。

       在某村的一次免费体检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孕妇小李被查出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家庭医生立即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安排专人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在小李分娩后,家庭医生还为她提供了产后访视服务,确保她和宝宝的健康。小李感慨地说:“这次体检真是及时雨,让我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感谢家庭医生和微网格员的关心和帮助!”

       截至2024年底,天府新区已签约管理服务糖尿病患者23743人、高血压患者53380人,健康指导老年人90734人,上门服务失能老年人1520人,开展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计生特扶家庭健康服务1.7万余人。新生儿访视率、产后访视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家庭医生+微网实格”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让居民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还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这一模式将成为未来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更多居民带去健康和幸福。 (张爽 刘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