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得荣县人民医院
紧急救治危重产妇

       本报讯 近日,在得荣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急诊急救中心的通力协作下,一位产后大出血危重产妇转危为安。

       产妇拥女士日前在得荣县人民医院顺产生下一名3300g的宝宝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后无异常返回病房,回到病房近2小时左右突发产后出血。值班医生扎西志玛于第一时间到患者床旁查看,查体估算产妇出血总量已达1000ml,于是立即启动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妇产科医护人员及急诊科共同协作,对产妇实施抢救,同时排查产后出血的原因,考虑产后出血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抢救室内,医生持续为拥女士按摩子宫进行物理压迫止血,立即为其开放第二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并运用强效宫缩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同时完善血常规、凝血常规等检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经过积极抢救,30分钟后产妇生命体征逐渐稳定,面色转红润。随着拥女士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她已于近日出院。 (次珠太姆)


       ■医生说

       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

       团队协作是关键

       对口支援得荣县人民医院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鑫灵说,产后出血目前仍然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妇产科医生作为孕产妇顺利分娩的守门人,需要守好孕产妇生命安全之门。要及时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积极预防产后出血;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时启动有效的抢救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产后出血治疗的总体目标有两个:一是针对低血容量休克进行复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和氧气供应的循环血容量,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二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出血,两者需同时进行。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团队协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