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讯传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内江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吴爱玲荣获了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领军人才称号,消息一出,备受关注。
面对声声祝贺,吴爱玲脸上洋溢着笑容,内心满是感慨。往昔为了这份认可所付出的努力与坚持,都化作了眼中闪烁的光芒。这份荣誉,于她而言,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闪光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吴爱玲身兼数职,担任众多学术要职。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等,诸多头衔的背后,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在医学领域深耕细作的生动写照。
医术精进 麻醉领域的坚守者
1994年7月从泸州医学院毕业后,吴爱玲便一头扎进了临床麻醉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这期间,她系统掌握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吴爱玲先后前往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美国芝加哥圣安东尼医院进修。2018年,她取得了麻醉学博士学位。在日常工作中,她长期负责科室二线值班,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复杂、疑难、危重病例,如老年麻醉、新生儿麻醉、心血管手术麻醉等情况,她都能沉着应对。
2024年12月31日,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时,吴爱玲换上那身熟悉的手术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手术室。室内灯光如昼,各种仪器设备发出轻微的运转声。她眼神专注,先是仔细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然后有条不紊地检查麻醉仪器、准备物品,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沉稳。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她手法娴熟,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与手术团队默契配合,只为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临床一线是重要阵地,只有扎根于此,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准方向,进而为患者解决一个个难题。”吴爱玲如是说。
科研领航 医学前沿的探路人
吴爱玲在科研方面同样成绩斐然。目前,她主持着两项省级科研课题以及一项市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了SCI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10篇,还曾荣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及内江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在她看来,随着医学学科建设要求的不断更新,必须转变观念,为科室里那些有志于从事科研的人员提供全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科研空间,搭建更为全面、优质的科研平台。在她的引领下,麻醉科科研团队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回忆起攻读博士的那段时光,吴爱玲感慨万千。
在40岁那年,她毅然决然地作出攻读博士的决定,其中的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英语学习的瓶颈、开题时的迷茫、答辩前的紧张,每一个环节都困难重重。多少个深夜,当整个世界都陷入寂静,她还在书桌前埋头苦读。
2024年3月,吴爱玲博士工作站成立,聚焦镇痛药物新剂型与新制剂的开发研究,以及老年肿瘤患者术后疼痛、麻醉药物在电休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等方向,为推动麻醉学科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师者匠心 医学传承的引路人
“在众多专业成就里,您最看重的是哪一项呢?”面对提问,吴爱玲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她来说,培养医学后辈,传承医学知识与精神,有着非凡的意义。
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及省级麻醉专科医师规培基地主任,她每周在科内举行专题讲座,开展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并且亲自参与到每一项教学活动中。她还担任成都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因为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在2022年度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近三年来,在她的悉心培养下,共有6名住院医师、2名专科医师以及11名硕士研究生茁壮成长。
这些年轻的医学人才,就如同点点繁星,在不同的岗位上绽放光芒,成为医疗事业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