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4年1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专家在蒲江 看病“不出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蒲江医改瞄准的正是这条路。此前,医疗人才缺乏,百姓看病难、看病远……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成为蒲江推进医改的“动力”。

     “省医院派了好多专家下来,我们现在都不用跑到成都去看病了,真的太方便了!”近日,在蒲江县人民医院看完专家门诊的熊女士激动地说。

       2024年1月,按照蒲江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托管蒲江县人民医院,制定“一县一策”“一院一策”下沉方案,派驻管理团队全面科学运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帮扶指导,带去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并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全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好资源更要发挥好作用,我们将持续用力,抓好改革落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医疗服务。”蒲江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文传兵说。

       如今在蒲江,像熊女士一样,就医“不出县”的群众越来越多。这一点,反映在数据上尤为明显:托管后,全县县域内就诊率高达91.57 ,县域内就诊成为主流。

     “订单式”送培送教

     “零距离”精准帮扶

       四川省人民医院选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长期驻点,以专科共建、临床带教、教学查房、远程诊疗、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聚力打造蒲江医疗服务高地,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蒲江县人民医院达到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领导主动“跑订单”,深入临床一线调研20余次,走访科室17个,梳理问题142条,形成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派驻需求和任务清单。聚焦医院需求“对症开方”,开展“订单式”精准帮扶,省医院先后选派胸外科、胃肠外科、骨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急诊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坐诊、手术、查房和教学专家57人,开设专家门诊14个,开展临床教学讲课1300余人次、疑难病例讨论100余次。

     “造血式”帮扶

       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四川省人民医院针对蒲江的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居民诊疗需求和常见病多发病等,从手术指导、教学查房、新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传帮带,通过结对帮带一批、跟班锻炼一批、研修培训一批相结合,结对帮带50余名青年医疗人才骨干,以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培训骨干人员36人,能独立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强脉冲光治疗、椎间盘微创消融(胶原酶法)、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等县域患者所需的新技术7项,传帮带适宜技术5项,实现省医院专家带着做、看着做到独立做,实实在在地培养出一批本土医疗专家。

       2024年,医院收到书面表扬信45封、锦旗172面,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站式”会诊转诊

       让群众家门口更有“医”靠

       蒲江县立足自身条件,积极探索,通过共享诊断中心,远程网上会诊、现场指导、专家下沉教学等,建立影像诊断中心等,创新“基层检查+龙头医院诊断”医疗服务模式,推行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紧紧扭住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基本实现“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就医新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专家会诊让患者“留”在家门口。通过搭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联网医院远程联合门诊、四川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会诊及共享检验服务,签订《委托临床检验服务协议》,“线上+线下”面对面交流病情、咨询治疗方案,让患者尽可能留在县域诊治。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医学影像门诊、乳腺门诊、小儿遗尿门诊等相继开诊,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专科服务能力,避免患者“舍近求远”;引进疗效良好的“私房药”(在省医院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口碑),通过院内制剂调配,在县医院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内部流程优化,推出“刷脸支付”、云胶片、互联网医院、远程联合门诊等便捷服务,让患者就医体验更加顺畅。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94.36 ,门诊满意度92.17,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李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