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4年1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攀钢总医院援非医生张顺洪完成高难度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突破限制 巧用数字胃肠机救“心”

       本报讯 近日,攀钢总医院援非医生张顺洪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利用数字胃肠机成功完成了一例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

       患者是当地一名73岁的老年男性,因视物不清、全身乏力到圣普国家中心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5次/分。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成为唯一的选择,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时会有晕厥、心脏骤停的风险。

       圣普国家中心医院医疗设备有限,成像设备仅有一台数字胃肠机,且缺乏专业技师操作设备。张顺洪了解到该医院的心脏介入手术已停滞两年,之前的中国医疗队曾利用数字胃肠机完成过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手术,因此,他决定采用同样的设备为患者实施手术。

       张顺洪开始学习、琢磨数字胃肠机的使用方法,他发现数字胃肠机的成像与心内科常规使用的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正好相反。经过反复尝试,他对这个陌生的机器有了充分了解。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患者被推上了手术台。

       由于设备陈旧,术中不出所料,数字胃肠机的成像效果很差,仿佛眼前蒙了一层纱布,而且心影只能显示一部分,图像与实际心脏解剖左右相反,这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尽管如此,张顺洪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自己的心境,沉着应对。通过不停地用手移动沉重的胃肠机改变成像视野,寻找合适的角度,张顺洪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这台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董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