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杨阿姨开始莫名其妙地心慌,从此开始了与房颤的斗争历程,前后经历了三次手术,本以为可以摆脱心脏乱跳的烦恼。然而,第三次手术后,房颤问题倒是解决了,却又反复出现发热、气促,检查发现反复胸腔、心包积液,抽了又出现,各种检查做了都无法明确发热原因,各种抗生素用了发热也不见好转。
反复发热一个多月,被疾病折磨得焦躁不安的杨阿姨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她的主管医生付立香通过反复询问病史、查看现有检验及检查资料,也是摸不着头脑,发热原因众多,要查清楚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对医生极具挑战。
遇到问题翻书查阅资料,是感染科医生下班后的常事,付立香当天晚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心脏损伤后综合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很像。
付立香随即向上级医生及主任汇报病情及可能的诊断,在他们的指导下,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发热和胸水的疾病,最终明确了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随后,杨阿姨的症状迅速好转,体温正常,胸水好转,复查胸腔及心脏彩超未见新增积液,并顺利出院。一周后,杨阿姨来院复诊,激动地拥抱了付立香,并送上一面锦旗,表达了对付立香和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这是刚毕业不久的付立香第一次收到锦旗,但患者的表扬、认可和鼓励一直都在。作为一名医生,在治愈患者的同时,也被患者温暖和成就着。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每一个患者的故事都值得被铭记,每一次救治都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刘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