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4年1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狗狗医生”持证上岗

       本报讯(记者 冯若冰) 11月24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迎来了三位特殊的“医生”——“QQ”“唐福贵”和“钞妹儿”。它们是来自亚洲动物基金(成都地区)的专业“狗医生”,是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的动物辅助治疗犬。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它们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

       当天的治疗中,“QQ”“唐福贵”和“钞妹儿”在几位志愿者引领下,缓缓步入病房,它们的到来瞬间吸引了患者们的注意。它们或静静地陪伴在患者身旁,或与患者进行友好互动。有的患者温柔地抚摸它们,有的患者只是静静地看着。患者们的脸上不时出现笑容,病房也不时传出大家的笑声。有患者表示,“狗狗医生”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安慰和陪伴,心情也得到了放松。

       据了解,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与亚洲动物基金开展的“爱狗有道”公益项目,旨在通过训练有素的“狗医生”探索动物辅助治疗在改善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的潜力。

       有科学研究表明,许多身体的疾病是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与伴侣、动物亲近可以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好处,而且能够改善与他人的社交,促进健康。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动物辅助治疗项目,“狗狗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和行为评估,确保它们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互动体验。这些治疗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温和的性格,还要能够适应医院的环境,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联系,从而给患者带去温暖和慰藉。

     “希望这些‘狗狗医生’不仅为患者带去短暂的放松和快乐,也实实在在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负责人张骏教授表示,心理卫生中心也将通过更多实践,让动物辅助治疗等新的治疗方式帮助更多患者。

       截至目前,成都共有超过500只狗狗通过相关考试后成为“狗狗医生”,目前,仍有183只狗狗在职。这些“狗狗医生”和它们的热心主人一起担任志愿者,为有需要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