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有效方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表示,要倡导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助力他们享受运动乐趣,养成运动习惯。
专家表示,中小学生每天累计完成60分钟的中等强度到高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抵消久坐等带来的消极影响。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对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效应。
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科学指导必不可少。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雪强表示,青少年选择运动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运动能力,“比如,体重超重的青少年,首选有氧运动,如游泳等,以帮助减脂减重,避免高强度运动给膝关节或踝关节带来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