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4年1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三年打造成功“航站式医疗街”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提档再升级

       历经3年多的建设,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即一号楼)正式投入使用,规模超过17.6万平方米,包含地下3层、地上20层,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康复及配套用房为一体。这大大提升了医院的硬件设施水平,并较为彻底地改善了就医环境。让我们从患者的视角出发,走进新大楼,感受全新的就医体验。

       急诊科

       立体规划

       规模相当于一所小型医院

       医院急诊科整体搬迁到一号楼后,总面积达到6500平方米,一楼为急诊区域,二楼设有急诊综合病房、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留观室、医护办公区。

       新投用的急诊科拥有全新的流程和配置,救治效能再次提升。“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急诊急救理念,并结合自身特点对急诊科的各项关键设施进行了全新布局。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一个急救医学中心,更是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体系。”急诊科主任项涛介绍,从检验检查、抢救到手术,急诊科基本可以实现“一站式”治疗,规模已相当于一所小型医院。

       如何实现“一站式”?那就从急诊通道说起吧。

       目前,通过对机动车出入口、人行道和急救车辆通道的设计,构建起了一个全封闭、高效的内部交通系统,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急诊急救的“生命线”畅通无阻。不论是从急诊患者通道还是救护车专用救治通道入院,患者都可以在大厅中央设置的两个分诊台得到快速分诊,进入下一步救治流程——急诊抢救室设在距离分诊台最近的地方,便于第一时间展开治疗;抢救室可直通CT室和DR(X线检查)室;独立配置检验、检查、药房等服务,极大程度上减少就诊耗时。

       说到救治速度,不能不提及急诊科全新配置的导管室。在急诊科建立导管室的目的是让心梗和卒中患者无须经过转运就能得到介入治疗,急速打通血管,保障生命安全。目前医院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的前沿平台都设在急诊科,每年接诊大量患者。如今这种开创性的设置,可以让心梗、脑梗等患者在急诊科就实现救治无缝衔接,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而导管室内4个手术台的配置,能让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获得保障。

       改变不止于此。急诊科还计划在四川省内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中率先开展“动物致伤门诊”,让伤者得到快速救治。“除了可以注射疫苗之外,还可以快速针对伤情进行评估,对有需要的伤者开展急诊外科手术,通过全面、完善的综合处理让损害降到最低,更快实现康复。”项涛说。

       门诊

       分区规划

       患者可实现“一站式”服务

       伴随一号楼的投用,医院门诊服务也更加集约化和效率化。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归区就诊”——相关专业的门诊诊室及诊疗服务均被设计在同一区域,极大程度上方便患者看诊和检查。

       如位于5楼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除了医生诊室外,听力中心、眩晕中心、内镜检查等均设在周边区域,走出诊断室即可开展对应检查。与此同时,挂号收费窗口紧邻门诊、检查室,在同一个区域患者可实现“一站式”服务。

       同在5楼的乳腺甲状腺外科门诊也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诊断室,同时将彩超检查、穿刺活检、血液检测等相关检查检验区域配套于相邻区域,极大提升整体诊疗效率。“以前患者需要从门诊二区拿着检查单再跑去门诊四区旁的彩超室,找路可能就要花好几分钟。现在方便了,除了乳腺钼靶检查需要到放射影像科外,其他检查、检验都能在同一个区域完成。”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吴剑认为,集约化的设置不仅方便患者,也让医生之间的配合更加便利,“医生可直接到彩超室动态观察患者的疾病状况,为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判断。”

       另一大亮点是快速分诊。门诊专业众多,为方便患者得到准确指引,医院采用航空港式候诊交通模式,精准引导患者。门诊部主任王维强表示,为了快速分流患者,门诊一楼大厅设有分诊台,专业的导医会根据患者的就医需求,及时引导,避免人员聚集。

       自助服务也在门诊实现了提档升级。大厅设有多台自助服务设备,同步设有总服务台、综合服务中心窗口,患者如遇就诊疑问均可得到及时帮助。

       儿童门急诊

       独立规划

       家长无须带孩子四处奔波

       一号楼从外到内顺序依次为急诊、门诊和儿科门急诊。儿科门急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救护车可直达儿科门急诊的大门前,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为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儿科主任王慧介绍,儿科门急诊的诊区面积增加了3倍,不仅宽敞明亮,且实现了“一体化”。这里有独立的检查检验室、药房和挂号收费窗口,除了大型影像检查和超声检查外,都可在同一个区域走完所有检查流程,家长不用带着孩子四处奔波。

       为了让患儿得到更充分的保护,感染和非感染类疾病的诊治在内部区域进行了划分,让交叉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

       未来

       延续文脉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三年多时间里,医院以“记忆共鸣”和“缝合再生”的方式实施不间断更新和有机扩张设计策略,在保证诊疗正常运作下,实现改扩建周期的平衡过渡,最终以“航站式医疗街”的方式形成了以内科门诊住院综合楼(二号楼)、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门急诊住院综合楼(一号楼)为一脉的高效医疗综合体,并通过现代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实现了与院区历史保护建筑的有机联通,创造出可达可通的历史、当代、未来三大主题景观轴线,多角度呈现人文性、温度感的办院理念。

       全新建成投用的一号楼秉持“公园医院”目标,深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围绕装配式绿色建材、室内健康空气质量、屋顶绿化、建筑节能等技术措施确定设计策略,在满足舒适化诊疗需求的同时减少医院运行能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医院将结合新增住院区域资源进行再优化、再整合,进一步满足患者入院诊疗需求,持续推动医院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患者少跑路、少排队,高质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李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