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4年1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北京安贞南充医院实施全市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术
新型材料 治愈患者“心头病”

       本报讯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安贞南充医院”)收治了一名长期不明原因头晕头痛的18岁少年,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后,心脏大血管外科为其成功实施了南充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术。术后仅3天,该患者康复出院。

       10月22日,患者小王在学习时突发头晕,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症状持续6小时未缓解,被家长送至急诊科。医生为其进行了神经系统专科查体及相应的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进一步进行右心声学造影、心脏彩超后,检查结果明确小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结合其病情及相关症状,神经内科与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团队进行了会诊,在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后,决定应用新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为其开展介入封堵治疗。

       10月25日,手术在食道超声及X线透视引导下进行,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刘仕强团队和超声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合作,顺利将一枚大小合适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植入心脏卵圆孔处,稳固夹闭打开的卵圆孔。X线下牵拉确认,封堵器位置稳定,超声复查显示封堵器成形良好,双盘紧密贴附房间隔,无残余分流,封堵成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小王便能下床自由活动,头晕等不适症状消失。“我感觉浑身都轻松了”,小王感慨。10月28日,他康复出院。

     “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术在南充尚属首次开展”,刘仕强说,这标志着北京安贞南充医院在心血管治疗领域正式开启“可降解”新篇章,向人民群众“大病不出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李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