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4年10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工匠有我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廖芋洁

      14年的护理职业生涯,我经历了年轻护士的恐惧,成熟期护士的渴求,初为护理管理者的忐忑。在“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上,我当过选手,也当过教练,这两个不同的身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工匠的含义。

       工匠精神初体验

       还记得第一次我当选手的时候,是2018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从四川省护理科普演讲比赛的战场上回家,刚端起一口热饭,就接到护士长来电。她说,下周就是“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内江赛区初赛了,科室决定派你去,任务很艰巨。

       是的,才参加完一场比赛,我还来不及喘息一下,又将赶赴新的战场。

       看着刚收到的参赛资料,心里忐忑不安,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健康海报宣传……我只是一个手术室护士,这些都不是我的优势。文件上每一个评分标准,只有简短的一两句内容,我们需要自己去制定操作流程,细化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从而拟定出自己的参赛标准。

       训练过程中,为了模拟真正的偏瘫患者,我们给模特手、脚绑上了10公斤重的沙袋,加上模特本身的体重,起码有70公斤。我要进行长达18分钟,4个良肢位的摆放,操作一遍下来,我的腰感觉早就不是自己的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以内江市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省赛,并获得了全省三等奖。

       这次竞赛我深刻地体会到工匠追求的精益求精,即使已经将事情完成了,但是我不会满足于此,我希望能够做得更好,做到极致。

       工匠团队精神

       2019年,第三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开赛。作为一名指导教练,我毫无保留地把我的经验和感悟告诉选手,共同总结比赛的经验和不足。

       这一次我们分工协作,一名选手负责产后抑郁量表评估,她联系大学的教授导师,找资料、查文献。我俩一起去妇产科,实地给每一位产妇做筛查做评估,倾听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摆脱产后抑郁,摸索和积累经验。

       另一个选手负责吞咽功能评估,大到操作流程顺序,小到操作时的一个语气、一个表情我们都进行了反复的推理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再把准备好的内容和资料互相分享,节约时间。

       这次竞赛,我深刻地体会了工匠的团队精神,新时代工匠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竞赛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鼓励着我们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让我们有朝一日也能从“匠人”的身份跨越成“大师”。

       新时代“匠人”使命

       无论是握着病人像面包一样肿胀的手背,探索着那一针见血后的内心狂喜;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躁动的病人不断摇晃的头颅,利用动作间隙眼疾手快地置入胃管之后那不由自主地如释重负的一声长叹,那都是我们在用行动诠释着对初心使命、职业担当的践行。

       没有千锤百炼的专业锻造,哪有命悬一线的责任担当?火热的青春需要承担“一束光”的使命,向阳而生才能逐光而行。让我们以精湛的技艺、严谨的态度和无私的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健康中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