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4年10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浙江援川医生严颖华与青川的不解之缘
两次出征 为孩子筑牢健康防线
□张显李 本报记者 顾钧竹

       有这样一位医者,她以医者仁心,跨越千山万水,两次踏上青川这片土地,用爱心与技术为那里的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健康的天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浙川一家亲”的深情厚谊。

       跨越千里 帮扶青川

       严颖华的成长与医者之路,似乎从一开始就与“责任”二字紧密相连。她出生在一个山区乡村,父亲是一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在严颖华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碌的,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为患者解除病痛。这份无私的付出,深深触动了严颖华的心,也让她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这份信念驱使她报考了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并在毕业后投身于儿童保健和全科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2022年7月,严颖华响应国家号召,踏上了援助青川的征程。青川,这个四川北部的山区县,曾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极重灾区,也是省级贫困县。严颖华深知,那里的人民需要医疗援助,那里的孩子需要健康守护。而她的到来,正是为了将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奉献给这片土地。

       初到这里,严颖华面临着种种困难。气候、饮食、语言、交通……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她去适应。没几天,严颖华有生以来第一次得了急性胃炎,且反复发作,种种水土不服困扰着她。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休息,因为她感受到了青川儿童保健工作的严峻现状,落后的理念、传统的束缚、管理的滞后以及保健的缺失,都让她深感责任重大。

       在青川县妇幼保健院,严颖华挂职任副院长。她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迅速投入工作中。她带领儿保科的同事们,从点滴做起,从细节着眼,不断提升大家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她亲自带教、亲自示范,将自己所学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青川的妇幼保健事业。在青川的7个月里,她的足迹遍布青川10余个乡镇,开展大小规模培训10余场,健康教育普及千余人次。在开展“传帮带”工作的同时,完成儿保门诊800余人次,对发现的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自闭症等数十名患儿进行了有效治疗和干预。

       当严颖华结束第一次帮扶工作回到杭州时,她的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感慨。她知道,青川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但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青川成为她永远的牵挂。

       二次出征 再续前缘

       2024年是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青川县作为广元市此项工作示范点的启动之年,严颖华原来帮扶工作过的青川县妇幼保健院,作为此项改革后青川县总医院的妇儿院区,承担着“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任务,是推动青川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再次听说青川县妇幼保健院需要医疗技术力量帮扶时,严颖华毫不犹豫地向上级组织申请,要求再次前往青川开展帮扶工作。

       她说:“要想彻底改变青川的儿童保健现状,需要更长久、更深入的帮扶。”这一次,她的身份不仅是援川专家,更成为推动青川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力量。

       两次出征,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健康的防线,用自己的爱心为青川人民带去了温暖和希望。她的故事,不仅彰显了水乡女子的如山担当,更诠释了浙川两地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她说:“青川所需、西湖所能,青川有求,西湖必应。”这份医者仁心将永远铭刻在浙川的山海之间,成为一段关于爱与奉献的永恒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