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4年10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秋蟹正肥美 体寒莫贪吃

       寒露时节,正是螃蟹最为肥美的时期,但也有人在食用螃蟹之后,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身体不适症状。那么,为何有的人食用螃蟹后会身体不适?如何正确吃螃蟹?

       螃蟹虽鲜甜味美,但的确是极为寒凉之品。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具有清热、散瘀和消肿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筋骨损伤,产后瘀滞腹痛等症,同时还可以解痈肿疔毒、漆毒。因为人的体质不同,建议结合自身的体质情况,正确地吃螃蟹。寒凉之品,对于实热体质的人具有治疗作用,而对于虚寒体质的人而言,食用后可能会引起不适反应,甚至诱发疾病。尤其在寒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天气的寒凉与螃蟹的寒凉相合,更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如此说来,是不是意味着虚寒体质的人就要放弃这一人间美味了?其实,虚寒体质的人也能吃螃蟹,建议牢记以下这些注意事项。

       首先,螃蟹味美,但不能贪食。螃蟹寒凉,易伤脾胃,影响运化,因此,食用量要适度。

       其次,螃蟹可与一些经典“搭档”共同食用,既能增添风味,又能中和寒凉之性。黄酒是螃蟹的经典“伴侣”。黄酒的温润能中和螃蟹的寒性,同时提升蟹肉的鲜甜。姜茶亦是不可或缺的选项,生姜具有散寒祛湿的功效,螃蟹与热腾腾的姜茶搭配,有助于预防食用螃蟹后的过敏反应、腹部不适。此外,蟹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丰富,搭配醋、蒜蓉等调料能够有效温中散寒、健脾助运,还能增添蟹肉的风味。

       在了解吃蟹的养生之道时,还不可忽视某些食物禁忌。螃蟹与柿子、梨等水果同食易引起腹泻,原因在于水果中的鞣酸与蟹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形成难以消化的沉淀物。螃蟹也不能与浓茶、咖啡以及冷饮同食,这些饮品不仅影响蛋白质吸收,还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脾胃虚寒、有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症状的人也不宜食用螃蟹。

       除了饮食禁忌,螃蟹的烹饪方法也有讲究。蒸蟹是最常见的烹饪方式,能够保持蟹肉的原汁原味,营养成分不易流失。另外,用米酒蒸蟹不仅能去腥,还能增加香味。


       多学一招

     “行家”吃蟹有讲究

       1.剪掉大闸蟹的八只脚,包括两只大钳,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或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到最后来吃。

       2.将蟹掩(即蟹肚脐部分的一小块盖,公蟹母蟹形状不同)去掉,顺势揭开蟹盖。

       3.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形的蟹胃,应将其丢弃。

       4.吃完蟹盖轮到蟹身,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和蟹肺剪掉。

       5.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丢弃。

       6.用小勺舀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的蟹黄蟹膏吃干净。

       7.把蟹身掰成两半,此时可见呈丝状的蟹肉。只要顺着蟹脚来撕,就可以将蟹肉拆出。吃干净后的蟹壳是完整的,呈半透明状。

       8.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截蟹脚尖可充当工具。先用蟹脚尖细的那一头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来,再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来。

       9.将蟹钳分成三段,前两段都可将蟹壳直接剪开,用勺舀出肉。最后的那只钳子,技巧是剪开两边,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钳壳就完整地分开了。

       吃完蟹壳洗一洗手,再喝上一杯暖融融的姜茶,既暖胃又去腥。


       食谱推荐

       生蚝螃蟹海鲜粥

       材料:生蚝4只,螃蟹1只,干贝20克,生姜3片,大米100克,胡椒粉、盐适量。(2~3人份)

       做法:生蚝去壳,取肉;螃蟹洗净,切块;干贝泡发;大米洗净。锅中放入大米,加入生姜、干贝和适量的水,熬至绵滑。加入蚝肉、螃蟹煮15分钟。加胡椒粉、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补虚。


       多知一点

       有“针眼”的螃蟹是被打了东西吗

       有人发现,市场上螃蟹身上有小孔,怀疑被注水、注胶或者打了兴奋剂。其实这些小孔并非注水或注胶造成。螃蟹的外壳非常坚硬,要想穿透它注入液体,就必然会破坏蟹壳。而一旦蟹壳被破坏,螃蟹体内的脏器所处环境的渗透压会发生剧变,这会迅速导致螃蟹死亡。对于商家来说得不偿失。这些小孔通常只是捕捞和运输中螃蟹相互碰撞的结果。而螃蟹体内的透明胶状物质其实是蟹膏,是雄性螃蟹的副性腺分泌物,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鲜美。至于注射激素或兴奋剂的说法,也是不实的。这些药物对螃蟹无效,还会破坏水质,导致螃蟹死亡。螃蟹养殖需要良好的水质,任何有害物质都会影响其生存。


       长“小脚”的螃蟹能吃吗

       正是螃蟹(梭子蟹)大量上市的时候,有不少人发现买回家的螃蟹身上长出了一些“小脚”,不禁疑问“这是寄生虫吗”“还能吃吗”。

       这些“小脚”其实是茗荷,经查找资料得知,茗荷为常见的附生生物,长在螃蟹上的叫梭蟹板茗荷,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附生生物,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寄生虫”。梭蟹板茗荷大都长在蟹的鳃部,但不会吸收蟹的营养。其幼虫在水中浮游生活,会随蟹呼吸时的水流进入蟹体内,条件适合时会附在蟹的鳃表面,有时也会附生在蟹壳、蟹脚上。螃蟹身上的茗荷不会产生毒素或者积累毒素,也不会在人体内寄生,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吃长有“小脚”的螃蟹。(本报综合自光明网、温州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