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4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安市中心血站推进采供血一体化信息管理
打通信息壁垒 高效保障临床用血
□本报记者 顾钧竹

       为进一步提升血液安全管理水平,广安市中心血站将信息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采供一体化信息管理,推动血站与临床用血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有力保障全市临床用血高效供应与血液质量安全。

       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广安市加强血站管理信息系统、医院输血管理系统、用血退费管理系统的联网互通,构建采供协同、院站联动、便捷高效的一体化信息平台,畅通血液全流程动态反馈渠道,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推动全市血液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在全省率先实现血站与医疗机构血液信息互联互通。

       并且,不断完善供血网络,在每个行政区划的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设置储血点,保障血站平均30分钟车程均能将血液配送至各储血点,构建起“广安市中心血站-各县级储血点医院-县级行政辖区内基层用血医院”的三级供血网络格局,形成上下联通、左右合作的血液供应与业务指导服务体系。

       此外,聚焦血液管理高频使用事项,开通输血申请、特殊血液的预约、库存状态、输血不良反应、血液追溯等线上流程,实现更多服务线上办、简便办,优化服务流程。

       统筹全市血液资源供给

       广安市在全省率先实行血站向储血点主动配送血液模式,年初针对每个储血点辖区内上年度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当地人口、血型比例、医疗机构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预测各地年度血液需求量,设置储血点常规库存量。根据全市日均临床用血情况,动态调整最佳库存量,主动配送血液,每周配送2~3次,随时保持每个储血点5~7天的库存量,保障行政辖区医疗机构抢救用血供应的及时性。

       设置全市库存预警线,结合血液库存合理配送血液,通过信息平台抓取储血点医院的库存、用血汇总等数据,监测血液有效期,主动沟通协调,及时调配各地储血点临近有效期的血液,最大限度管控血液过期报废。

       广安市中心血站管理信息系统和医院输血管理系统联网运行,确保对血液使用的精准管理和全程追溯,实现血液信息从献血者到用血者全过程记录,保证血液信息的完整与统一。同时统计血液配送、医院用血、血液收回、输血不良反应等数据,分析改进工作流程,让临床输血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安全、合理、科学规范用血。

       促进临床用血提质增效

       通过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广安市巩固以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储血点无间断库存为依据的采供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血站根据血液库存及血液需求信息,通过灵活调整血液采血计划、向储血点主动配送血液模式,有效提升血液综合利用率。

       用血退费也更加灵活便捷,广安市建立出院直接减免结算报销用血费用机制,加大电子无偿献血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临床用血退费工作的通知》文件,不断完善跨省、跨市用血退费等工作流程,实现用血退费和出院办理“双同步、零时差”的无缝对接。

       据广安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信息化建设,大大改善了医院输血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增强患者用血便捷度和医院输血有效性,推动了输血服务的普惠和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