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自认为年富力强的我被一个菠萝成功撂倒。本来平平无奇的周末夜晚,却被不停的呕吐、腹泻占据。
在脱力前,拖着尚能下楼的身体,来到了医院急诊,平时下班只想着快点离开的地方,今天变得尤为可爱。消化内科的王冠军医生问诊非常耐心,护士老师对我也非常温柔。但一个人忍着腹痛、拖着无力的身体办住院手续,仍然让我觉得痛苦。
当我强撑着身体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最终躺在病床上等待输液时,已经没有一点精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整个人就昏睡了过去,其间好像有护士老师来挂过液体,但我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去注意。
当我的身份成为患者时,不同的身份给了我不同的视角。这时的我,才真正有一点理解曾经某些患者的不耐烦,甚至愤怒。住院确实让我感到很不方便,一个人缴费,一个人做检查,一个人取生活用品……没有亲人的帮助,在身体虚弱时,平时简单的一切都会显得为难。
第二天下午,科里的同事拎着罐头和牛奶来看我,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科里的同事和我不单是工作关系,更是我的老师和朋友,是这个城市里,会关心我、与我亲近的人。
自从我进入康复科以来,从实习到进入工作岗位,少不了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林主任、孙主任看待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像是看待下属,更像是看待家里的子侄辈。林主任平时总会关心我的生活,询问我住得如何,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这次住院,平时交班开会所讲的“大家庭”,在这一刻也具象化起来。
周一上班,孙主任很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嘱咐搭班的同事帮助我,同事们也尽可能关照我。当患者看到我手上的腕带和留置针时,也会惊讶:“医生怎么也住院了!”也有很多患者会关心我的身体,让我注意休息,真的很感谢他们。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理解,就出现在身份转换以后。毕竟,医患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敌人也是一致的:是残酷的疾病和死亡,而绝不会是彼此。
硬币总有两面,视角也各有界限,很多时候,换个方向,问题就会很自然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