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4年09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大力培养本土医卫人才
强县域 为基层医疗注入新活力
□吴寿贵 本报记者 王亚梅

       近年来,绵阳市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基层医疗人才,多措并举稳定人才队伍,利用“绵州菁医”平台及时发掘本土优秀基层医疗人才,并从各方面提供支持保障,持续推动绵阳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地发掘,绵阳各县域也涌现出一批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的“绵州菁医”。

       贾春燕

       深思基层医生能做什么

     “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农村情怀,因此期望走出校门后能成为乡亲们认可的‘好医生’。”三台县芦溪镇中心卫生院内二科主任贾春燕从小就有一个医生梦。

       毕业后贾春燕一直在基层医院工作。在基层医院里最常见的疾病往往是老年病、慢性病,为了解决乡亲们最基本的健康问题,贾春燕选择了当一个以“呼吸、心脏”为主的“全科医生”。

     “10余年前,我们医院内科疾病的诊疗与其他乡镇医院的诊疗所差无几,都是以基层最常规的药物治疗为主,这样就导致在面对很多重症疾病时,无法诊断、无法救治、不敢触碰。”2018年,贾春燕被领导任命为科室主任,她立志带领科室规范常见病的诊疗,除此之外还要担负起救治危重症的责任。经过6年的努力,目前该院内二科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重症救治的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支气管镜等。贾春燕常常深思“哪些技术是患者需要的”“还有哪些技术是基层医生也能学会的”“基层医生到底能做些什么”。

     “还记得才开始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时候,由于基层医院缺乏技术经验,值夜班的医生就很害怕有气管插管需要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因为有创呼吸机只要有一个参数调整得不合适,就会一直报警。后来我们通过反复在网上听课学习、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向上级医院老师请教等方式,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贾春燕回忆道。会使用呼吸机了,但患者的痰液引流又是个问题,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患者还是无法存活,因此贾春燕又带领科室成员学习了支气管镜操作、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床旁CRRT等技术。

       赖燕

       像妈妈一样呵护每个孩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升,儿童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儿童保健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儿童生长发育问题(肥胖、营养不良、身高发育迟缓等)仍不容忽视,以及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今年是赖燕在三台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就职的第17个年头。17年来,三台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起来,科室由当初的一名医生、一间诊室、一套桌椅,仅能进行基础的体格检查,年服务人群量不足千人,成长为现在的检查设施齐全、技术精湛、亚专业设置齐全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县的儿童保健质量控制中心、高危儿转诊中心、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承担着三台县及周边地区儿童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诊疗服务。

     “虽然现在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机构在儿童保健服务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仍然存在人才队伍不足、设备条件有限等问题,制约了服务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接下来我们将要努力去发展和改变的方向。”作为三台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赖燕说道。

       17年间,赖燕带领团队建立了“以儿童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儿童保健服务体系。赖燕深知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石,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她便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学科长期发展规划,对科室发展情况进行“精准把脉”,积极创建成为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

       17年间,赖燕每年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入基层单位、走进电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免费义诊、讲座、保健知识宣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儿保人的誓言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