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4年08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
麦冬天冬等被纳入食药物质目录
□余世林 本报记者 王丹

       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经安全性评估,将麦冬、天冬、地黄、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天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天冬在四川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的历史,主要方法为蒸食(鲜品)、煲汤、酿酒、茶饮、煮粥、制作蜜饯等。

       天冬在四川的主要产区在内江市,内江天冬是川产86种道地药材之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省中药材栽培技术》记载“四川省天冬主产区为内江(主要是指东兴区)”,历史悠久、品质佳、等级高。

       内江历来有食用天冬的习惯,天冬蜜饯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江天冬上了《中国药典》,在道地性研究、中药经典名方开发等方面极具价值。”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代云桃说。此前,四川省已印发《中医药强省行动方案》,明确东兴区是天冬重要产区,内江市也制定《内江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支持东兴区发展天冬产业。

       近年来,东兴区抓住国家振兴中医药的契机建设“中国天冬之乡”,大力发展“内江天冬”为首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副主任吴秋宏介绍,东兴区建有50余个天冬种植基地,种植面积5万余亩,实施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组织形式,计划辐射种植天冬约15万亩;同时发展枳壳、黄精、铁皮石斛、蚕桑、花椒、栀子、川陈皮等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约15万亩;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研发以天冬为主要原料的日化、饮料、美容产品等几十种大健康产品。

       8月17日,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宜宾市举行,应邀参加大会的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海说:“公司将充分把握这次大会的机遇,探索中医药产业区域协作途径,融入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平台,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天冬产业链发展,推动内江天冬特色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