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4年08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第一篇章《信念·逐光而行》
与光同行 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文/范月秋 图/成都市卫生健康宣传中心

       遭遇车祸高位截肢的少年,立志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基层“守门人”,这就是李杰,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卫生院的一名家庭医生。第一篇章《信念·逐光而行》的情景剧以李杰为故事原型,生动演绎了一名年轻家庭医生的成长之路。

       有幸被照亮,也想成为光。“我回望赵医生当时照顾我的情形,觉得那正是他用实际行动给我上的第一课,这一课叫作医者的使命和担当。他只是广大医生群体的一员,但却是我身边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践行者。”站在舞台上的李杰饱含着热泪,说道:“我被温暖的光照耀,坚持理想信念,逐光而行,希望成为照耀别人的一束光。”

       在山区工作的14年间,李杰和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上门为辖区残疾人进行健康服务,用励志之心点亮康复的明灯。而在万家灯火的城市里,也有一群为小区居民服务的“健康金管家”。

       2022年3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健康金管家”项目正式成立。这是一支健康管家队伍,首批14名 “健康金管家”进入小区开展健康义诊,同时还现场建立了微信服务群,为居民提供24小时在线的医疗服务,让居民零距离享受合理用药、疾病预防、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目前,“健康金管家”依托“微网实格”平台,打造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到健康管理服务的“零距离”,实现社区居民健康分层分类管理。

     “我们要穿戴多层防护服和手套,头部需要戴面屏;要经过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才能抵达手术室;手术伴随着职业暴露的风险。科室一年要做近900台手术,全年手术量居全国同类型传染病专科医院前列。”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的姚晓军略显紧张,他为大家讲述着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工作日常。

       因为戴了多层手套,手的灵敏度大大降低,而面屏反光让手术难度增加,因此这群胸外科医生们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我们团队只有经过反复严苛的训练并不断地丰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姚晓军说作为医生,患者是成千上万中的一个,而对患者来说,医生就是唯一,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这,无疑是一位医者在“刀尖”上舞出的最坚定的从医信念。

       信念——可以隐藏在“刀尖”上,也可以公开于“二维码”中。来自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的肿瘤科专家刘太国竟然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张贴在医院的外墙上,他不怕被“骚扰”吗?谈及这样做的缘由,刘太国在现场讲述了其中发生的真实动人的医患故事。

       在肿瘤防治领域,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作为成都市肿瘤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及成都市癌症防治中心,一直奋力走在前沿。2022年一名肺癌患者给医院写下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信中记录着患者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5年多来治病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放疗和药物治疗的紧密配合下,我的生命也在一天一天延长,终于在13次放疗完成后的5月下旬,我的腿有了一些感觉……”

     “面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医生时,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是医生应该做的,我们一起努力吧。从那时起我把七医院刻在了心里……”

     “这位患者后来一有空闲,就通过微信咨询术后康复,我也会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他有什么事都会跟我讲,慢慢地我们变成了朋友,虽然平时工作已让我很疲惫,大量的微信留言回复起来也很烦琐,但也正因为这样,才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有这样一群人需要我的帮助。”刘太国说。

       大街上的微信二维码,让医患之间的连接更有温度。而另外一位医生则远赴万里,把这种“温度”带到了非洲。

       她,就是郑琢,第22批援莫桑比克中国医疗队队员、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

       2023年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大会表彰了30个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郑琢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郑琢说,“在莫桑比克的两年,我们遇到无数超乎想象的困难,然而,我们这支队伍从未言弃。我们知道,我们的医疗行为将中国医生的医学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传递到遥远的非洲,让大家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医生。我们相信,每一份付出,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