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4年08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与居家护理
□黄世勇

     “医生,我家孩子忽然发烧了,嗓子痛得什么都吃不下去,还一直流着口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哦。”最近很多孩子突发高烧,不仅家长担心,门诊的医生们也会感到很紧张。尤其是上面这种情况更是如此,因为这个小朋友很可能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发热和疼痛性丘疹、水疱、溃疡性口腔黏膜疹为特征。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

       20世纪20年代首次报道,1951年确定致病病毒,有22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别,柯萨奇病毒A型最为常见。

       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为突发高热,多集中在39~40℃,有报道最高达40.6℃,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儿童同时有不吃东西、流口水、呕吐、烦躁、哭闹不易安抚,大一点的孩子则是头痛、嗓子疼、腹痛等;皮疹24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红晕,24小时后破溃形成浅溃疡,溃疡边缘发红;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与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

       前面说的肠道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所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容易被混淆,有两个方面是最大的区别:

       疱疹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口腔内起疱疹。手足口病可能在嘴里、手上、脚上、臀部都出现疱疹。

       发病风险不一样: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则不然。根据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 的概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可能出现脑干脑炎、心肺功能衰竭等危急并发症,救治成功者多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可大大减少重症发生率)。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肠道病毒,因此没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退热、补液、避免或及时发现并发症)为主,等待自然恢复。

       平均潜伏期为3~5日,病程持续时间短暂(2周左右),可完全康复。

       退热时间平均为2日,咽部溃疡消退时间为3~10日。其间,家长需要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居家护理要点

       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口腔护理: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小婴儿可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发热护理:衣被不宜过厚;鼓励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伴随症状,如面色、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

       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应适当胃肠外补液(输液),防止脱水,体内环境紊乱。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并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症状需及时送医。(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